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章 莊子的大宗師教我們如何做人(二)(1/2)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5558更新時間:2023-10-30 19:32:09

    莊子《大宗師》主題釋義應該是:以此為師,人生無大過。

    那麽?我們要怎樣做才算是人呢?

    真人!正確地解讀是真正地人!隻有這樣地人才算“人”!才算做對了“人”!才對得起“人”這個稱謂,才不枉為“人”。

    莊子在開篇就講了: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什麽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之為,和知道什麽是人為。一定要分清自然而為和人為。自然而為我們無法改變,人為我們是可以改變的。

    其實這句話也不是就事論事的,古代的思維和表述方法與現代人不同,惜墨如金。結合下文,就引申出了這句話所要表述的是人和人類的來源的問題。

    理解這一段話要結合前麵“齊物論”等文章,要理解什麽是道,以及道家的生死觀。你沒有讀懂這些,你就無法理解了。

    歸納一下!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和人類來源於天地之間,天地是我們的父母,萬物與我們是兄弟姐妹。

    也就是說!要我們站在道的高度上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看待人與社會、他人之間的關係。而不要境界太低了,站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看等人生,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境界就低了。

    不僅僅境界低,也由此帶來了人生無盡的煩惱。

    你要是站在道的高度上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看待人與社會、他人之間的關係,認為人和人類來源於天地之間,天地是我們的父母,萬物與我們是兄弟姐妹的話?我們用這樣地人生觀來處世,就沒有了人生煩惱。

    其實!這一段就在給我們定調子,定衡量的標準:你的人生觀、人生境界不同,你的人生命運就不同。

    當然!這隻是理論上講的,隻是說明你明白了人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少不了麻煩的。

    為什麽呢?

    接下來,莊子又具體解釋了一下原因。說!並不是你明白了人生就沒有煩惱了,因為!這個社會中並不是隻有你一個人,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地關係,人與人相互之間是有來往和交結的。你是明白人生了,可別人沒有明白人生別人會來侵犯你。所以說!你明白人生並不能徹底解決人生的煩惱,你一樣有麻煩存在。

    再接下來!莊子就開始講什麽是真人,真人在社會互動中的表現。

    在第一段裏,主要講真人的處世基本原則!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在第二段裏,主要是對真人心態的描寫,真人與普通人的不同,對兩者的心態進行比較。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在第三段裏,主要是講真人為什麽會這樣?然後進行解釋,說真人他們明白了人生,他們站在道的高度、境界上看待人生。所以!他們會這麽做,才會有這樣地心態。

    在這一段裏,莊子主要講生命的輪回。

    莊子講的生命的輪回可能與佛教或者其他思想所講的生命輪回不是一回事。主要是講人與萬物一樣都來源於道,死後又回歸於道。作為人或者是某個事物死後,又不知道會進化、變化、物化成什麽了?但是!作為某個物質,或者說作為道,你永遠是存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