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河西務(1/2)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7320更新時間:2019-03-15 17:22:17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八,皇太極率大軍攻下了三河及附近村鎮。Ww W COM

    與其攻,倒不如明軍“送”,因為這些地方早已無兵據守。不僅如此,侯世祿在撤出三河的時候,一麵大肆散播建奴來襲即將屠城的謠言,一麵還協助城內百姓一塊西撤,城內的錢糧幾乎被盡數帶走,以至於皇太極到了三河幾乎沒得到什麽像樣的補充,更別提搶到什麽好東西了。

    此刻的皇太極是鬱悶的,甚至可以有些抑鬱。

    他剛剛登上汗位沒幾年。登基前他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同為四大貝勒,“共議國政,各置官屬”,地位平等。而在他登上汗位以後,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他臨朝時,三大貝勒並坐左右同受臣屬朝拜,便是最好的例證。

    所以他一直都有種深深的焦慮感,那就是自己這個大汗,地位其實並不穩固。他急需要一係列大的軍事行動來緩解國內的經濟、糧食的危急,以此樹立自己的權威,從而改變這一切。於是他動了對蒙古、對寧錦、對朝鮮的一係列戰役,以及這次的南下伐明。

    前幾次他都基本達到了目的,但這次卻並沒有如他所預期的那樣順利。從入牆開始,便一直阻力重重,損兵折將,到了橫嶺更是遭遇了大金近十幾年未遇的大敗!

    如果就這麽回去,朝中非議可想而知,這麽下去三大貝勒話的分量遲早要過自己,自己的汗位將遭受史無前例的威脅。

    所以他絕對不能回去!眼前的挫折並沒有嚇到他,這位雄才偉略的人傑,此刻已經把目光放到了更遠之後。

    事實上,現在的後金麵臨的局麵與曆史上已經大為不同了。曆史上皇太極雄心勃勃,意圖進攻紫禁城,以此來恫嚇崇禎。而現在,他根本已經沒了進攻紫禁城的打算。

    那麽他越過薊州,繼續西進要做什麽呢?

    皇太極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地圖上的某一點上。

    ……

    秦書淮在威風嶺呆了一,第二大雪停了,氣放晴,他便立即帶人出山。

    事實上,威風嶺離那條道不過十幾裏地,也就是他們之前在橫嶺中轉悠了大半夜,也不過走了十幾裏而已。

    常達他們長居於此,對這裏很是熟悉。他們告訴秦書淮,要想出橫嶺隻有兩條路,要麽從那條道上回去,這樣可以保住秦書淮帶來的為數不多的馬匹。要是繞開那條道,那就隻能丟下馬匹翻山越嶺了。

    秦書淮不確定皇太極是不是還在道附近,考慮到本來也沒帶多少馬匹出來,輜重更是沒有,於是果斷選擇了翻山越嶺,繞開道。

    常達選了一條最近的山路,近一千五百餘人經過一的跋涉,終於全部出了橫嶺。出來之後他們才現原來到了橫嶺的南端。

    如果繼續往西,就是河西務。河西務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要地,很多漕糧囤積於此。不過秦書淮認為,以袁崇煥的謹慎,此刻肯定已在河西務派了重兵,自己手上不過千餘人,而且大都還受著傷,就是去協防也沒什麽用。而且,現在皇太極損兵多,損糧少,根本不缺糧,所以應該不會去河西務。而且曆史上皇太極看到袁崇煥在河西務布了重兵,也沒去搶糧,而是直奔京畿搶大戶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