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十一章 絕不妥協(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1678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54

    新政,成了這一年帝國的頭等大事。

    為了能順利推行新政,崇禎展示出了一個君主的鐵腕和高瞻遠矚。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組建內閣。

    崇禎四年二月十五,孫承宗被崇禎委以內閣首輔重任,同時又提拔洪承疇、盧象升為內閣成員(原職暫且留任),這麽一來,內閣實際上形成了以孫承宗、秦書淮、洪承疇、盧象升為主的四核時代。

    此時的崇禎,早已與四年前登基時的崇禎不可同日而語。那時他想組閣,隻能在東林黨提供的名單裏圈人,甚至因為擺不平各方利益,逼得他不得不用“抓鬮”的形式組閣。

    現在,朝野內外再無一人敢對他組織的內閣三道四,無論是誰,隻要有真才實幹,他想用就用。

    四人內閣剛剛組建完畢,崇禎四年二月二十,崇禎頒布敕令開啟京察。

    本屆京察以武英殿大學士秦書淮為主持,吏部尚書周應秋、督察院左督禦史王炳彰為副主持,吏部侍郎、文選司、考功司郎中等人輔佐。

    在明朝,尤其是明朝的中後期,每屆京察都是一次權力的大洗牌。無論是閹黨、東林黨、齊黨、浙黨還是哪派,每逢京察勢必要極盡所能地去排除異己。

    所以《明史》有雲:門戶之禍起於京察。

    往年,京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是秋後算賬的時刻,任何得罪過掌控本次京察的派係的官員,都將遭到殘酷的政治報複。報複的結果,是輕則罷官,重則下獄、發配甚至被滿門抄斬。

    而這次,下官員生殺予奪的大權都到了秦書淮手裏。

    當然,也在崇禎手裏,因為他們兩人的目標是一致的。

    那就是用殘酷的京察,為新政的推行開道。

    崇禎四年三月十五,在崇禎的強力支持下,孫承宗殫精竭慮的謀劃下,以及秦書淮會同洪承疇、李定國、盧象升等大才經過一個多月反複討論、修改、整理後,總計有十八條、一百七十九則的《敕令整頓吏、賦、田三治新政》終於完稿,並獲得了內閣通過。

    次日,早已迫不及待的崇禎在太和殿正式下旨,在全國推行新政!

    而全權負責主持新政的欽差大臣,同樣是秦書淮。

    讓秦書淮集京察大權與新政主持大權於一身,這個用意就再明顯不過了。

    新政很快傳遍全國,朝野無不震驚。

    舉國轟動!

    其震撼之勢不亞於山崩海嘯、地裂雷鳴。

    在鄉村田間,無數農民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驚得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

    甚至在縣衙門口貼出公告,鄉中裏正正兒八經地挨家挨戶通知之後,還是有大批人不相信!

    免三年農賦,連遼餉、剿餉也全部都免了,而且皇上還下令任何官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農民征任何稅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