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十四章 富得流油的福王(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0522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55

    在出門前,他也做了大量的準備。

    比如在此前一個月他就上了一道奏折,跟崇禎詳細闡述了下現在遠征葉爾羌的必要性。不過崇禎在此時隻想平安地把新政落實下去,對於遠征一事慎之又慎,因而一直沒有給明確的回複。

    包括孫承宗,都認為此時是大明修生養息的好時候,對外用兵之事可以暫緩一兩年,以便給國內創造和平的新政環境。

    崇禎和孫承宗不願意讓秦書淮遠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現在新政完全由秦書淮主導,他如果去遠征了,那新政推廣的速度勢必變慢——要知道現在全國還有一半多地區還沒有實行新政呢。

    不過秦書淮一再堅持要遠征,一個月內給崇禎連上了十一道奏疏,據理力爭,有點偏執狂的意思。

    他之所以一定要出兵,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出兵,魔教很可能也會跟著出兵,這樣雙方聯手,擊敗葉爾羌易如反掌。

    但是他又不能到時候魔教會幫忙,否則萬一魔教真的不出兵,他誇下海口之後還怎麽收場?畢竟他現在是國公爺,沒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是斷不會下結論的。

    在秦書淮瘋狂的請戰下,崇禎無奈,隻得召集內閣重新商議此事。

    結果,盧象升、洪承疇一致同意。

    盧象升和洪承疇看得很清楚,西域各國現在不斷被吞並,已然形成了葉爾羌和準噶爾兩大集團。如果現在不平定,未來等他們做大了,要想再平定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秦書淮的能力毫不懷疑。在他們看來,秦書淮三番五次要求遠征葉爾羌,必定是有十足把握的,就算拋開私底下的關係不談,這個時候支持他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崇禎見此,也就不再猶豫,隨即批準了秦書淮的遠征計劃。

    話回來,崇禎又豈能沒有臣服西域之心?既然內閣中有三人同意,而孫承宗也隻是提出疑慮,並沒有直接否定此事,那他幹嘛不同意?

    而同意之後的崇禎,態度立即大變,以極為積極的態度,下令開始籌備此次遠征。

    他很清楚,這場仗要麽不打,打了就一定要贏!

    因為輸贏對今後西域格局的影響必然深遠!

    按照秦書淮估計,此次遠征隻需五萬人就足夠,但是時間跨度可能比較長,至少半年左右。因此估計需要十七萬石(合現在的700萬斤)左右的糧食,這還不算戰馬的糧草。

    除了糧食,還需要增添一些兵器盔甲,還有士兵的開拔費(相當於安家費,明朝慣例)這又是幾筆大錢。

    總體算起來,一次遠征至少需要60萬兩白銀。

    崇禎二話不,從五月份收上來的稅銀中撥了60萬兩銀子給秦書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