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8章 天外何處響驚雷(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692更新時間:2021-03-25 05:41:08

    “何止去過呀,王爺,那元尼那寺還是大約四、五年前吧,由貧僧募資修建的呢。”會琳脫口而出,答道,“還不止這一座寺院,貧僧在關外募資修建的寺院少說也有六、七座吧,王爺怎麽想到問起元尼那寺來了。”

    “呃,呃,隻因聽這寺名起得有些奇怪,故有此一問。”楊廣借喝茶的空兒,敷衍會琳道。

    “元尼那在突厥語中有吉祥之意,所以這座元尼那寺在關外六、七座寺院當中雖算不得規模最大的一座,但卻是突厥如今的這位可賀敦每月必去的一座寺廟。”

    宇文般若篤信佛教,楊廣是知道的,但聽會琳說起她每個月都會去元尼那寺進香、禮佛,卻令楊廣感到極為意外;真要是如此的話,斥候在寺中見到的那些能操一口流利漢話的突厥軍士很可能就是宇文般若的親信護從,宇文閱也極有可能就在元尼那寺中。

    “小王昔日在長安時,蒙先生教誨,也曾學過些突厥話,卻不知元尼那寓含吉祥之意。目下大隋與突厥交好,過些時日,小王想請大師引我去元尼那寺中一遊,還望大師莫要推辭。”

    “貧僧理當奉陪。”

    楊廣和會琳在方丈內閑聊了一陣,抬眼見外麵天色不早,料想辰時將到,便胡亂吃了兩塊點心,起身向會琳告辭,一行人出了大興國寺,直奔並州南門而來。

    大興國寺就修建在距離並州南門僅一街之隔的地界,楊廣等人騎馬很快出了並州南門,向著預定舉行春耕大典的田野間縱馬疾馳而去。

    沿途望見路邊的田間地頭上已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農夫農婦們手裏牽著耕牛,肩頭扛著犁、耙等農具,結夥成群地趕往春耕大典的現場,隻待不多時後,自己一聲令下,便開始了一年的農耕、忙碌。此情此景,不禁勾起了楊廣對去年初春出城時所見景象的回憶:一年前,自己與李徹、安若溪等人結伴出城狩獵,意外地發現並州城外,大片大片的田地撂荒,因而引發了自己與河北世家豪右間圍繞勸耕、複耕而展開的一場紛爭,結果以自己麵臨世家豪右的咄咄相逼,主動做出讓步,遣散應征從軍的當地奴籍軍士,才勸說得世家豪右同意恢複春耕,及時保住了河北道治下十九座州府一年的收成。

    也是因為經此一事,自己才采納了安若溪的建言,決意在河北一帶重修佛寺、重倡佛法,聚攏民心,進而削弱世家豪右的影響,樹立朝廷的權威。時至如今,整整一年過去了,今年並州城外的景象和往年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想至此,楊廣難以抑製自己激動的心情,眼眶竟變得濕潤了起來。

    並州城外的這場春耕大典是由行台禮、戶(當時稱度支)二部共同籌備的,王韶做為分掌禮、戶二部的行台仆射,今天擔任大典司儀的角色。

    楊廣一行抵達大典現場,剛剛翻身下馬,就聽到王韶高喊一聲:“晉王已到,奏樂。”

    早已等候多時的鼓樂手們吹起笙蕭,彈起弦琴,彈奏起歡快的樂曲,奏響了一年農耕的樂章。

    楊廣自穿越以來,還是頭一回主持如此隆重的朝廷大典,在萬眾矚目下邁步登上專為舉辦春耕大典搭建起的高台,激動得滿臉通紅,麵向台下如潮水般的人群頻頻揮手示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