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6: 宜州舊事(7)(2/5)

作者:葉疏微字數:20934更新時間:2021-02-19 21:11:28

    在幾股麻經中間有個用硬木做的“狗頭”這個“狗頭”周身有光滑的槽兒,麻經控製在槽裏,一頭有尖兒兩頭的人用勁搖搖把子,麻經通過“狗頭”的推進就擰成了繩索農家常用的繩索分梢子繩、中繩、煞繩不等。用線麻擰出來的繩子,拉力強,有韌性、耐腐蝕、抗嵐花,一般的繩子都能使用幾年。

    人們用染黑的麻線在衣袍的領子、袖口、襟邊繡出花朵紋、三葉紋、葉紋、柳葉紋、條紋、波浪紋、菱格紋、雲朵紋、雞爪紋、羽紋、各種草葉紋、草根紋、浮萍紋、葦蓮紋、魚鱗紋、魚網紋等,使衣袍美觀,又有記號,便於辨認、尋找。

    東海邊部落多在衣袍上繡螺旋紋表現出對海洋波濤和蛇皮花紋的崇拜。黑龍江和忽爾汗、長白山的部落多在衣袍上繡柳葉藝葉雞冠花、益母草。為什麽呢?杏花者多為女人她們秋冬坐臥炕上,有了閑空,煎以上藥草治療湧經、閉經而愈,以此紀念。“沙林古勒哈”,即皮靴,厚者二三層獸皮、魚皮,外層硬厚皮子,內層軟皮子。靴裏常有靴掖,藏有“哈力瑪”即刀子。有的靴子腰上纏綁許多道“刀惹”,即皮條子,其意不僅使靴子更緊湊、結實、合腳,還有儲備繩索的目的。

    靴鞋,用牛皮縫的鞋,也有熊皮、野豬皮。一塊皮,縫上八個耳子,前加一塊皮臉,後堵另粘一塊皮子當根,提鞋抓手,牛皮繩穿耳,靳鞍草絮裏,非常柔和,上麵套勒啦腰子,走一天雪路還“哈勒暉”,意思熱。

    靴粒草長在溝膛裏,它單根無葉,又細又長,長得密密麻麻,厚厚實實,一片片的。秋天,“薩音”了,即黃了,割下來,人用木頭靳鞋棒子在木板上砸它,砸軟了,就可以用了。

    人們不挖井,就近山泉河流取水而飲。冬日食油膩飲冷水無不服者,外地人素病弱,飲此地水則精神充足。食蘇子油,稱其“馬龍尼蒙”,鬥得油九斤,其外還食豬油及其它動物脂油。

    人種糧,種“衣拉”即糜子,“北霍米”即稗子,“沙因推類”即大豆,“哲庫”即穀子,“麥色”即小麥,還有大麥、粟、林、黍、稷、高梁、蕎麥。人熬米而爛,吃粥。淅之以水,水飯。瀝湯而幹之,吃幹飯。稗,形似稻,耐旱澇,不擇土地,產量低。

    做醬的黃豆必是當年的新豆子須精選在春節前洗淨草繩掛屋。包好,用搗泥,叫做成“醬塊子“擱醬擱好才香。四月末取下裏房梁上刷洗掰成放小塊,在太陽下曬,後加鹽和水,放入缸中,缸放窗下向陽處,上蒙透氣白布,醬成。

    精者離丟春人蠢齊火春無晝夜一女子去不夠兩男子食勺”即粘團子,把大黃米或小黃米泡水裏,泡半月,酸了,撈出來控幹。淘十幾遍,酸味沒有了裝布袋吊起來,淌水,三五天幹了。上磨拉成麵子,攥成團子,凍上,再g點餡,一蒸,成粘團子了。

    菜有白菜、蘿卜、僑瓜西葫蘆、豆角、茄子、黃瓜、蘇、昔、菠、蔥、蒜等。從春天開始采野菜,用熱水一餘,灑鹽或蘸醬吃叫生拌菜。有小根蒜、婆婆丁、曲麻菜、車軸a菜、菜、三葉菜、四葉菜、刺老芽子,秋天采蘑菇、木耳、榛子、鬆子、核桃、梨、棗、山裏紅、葡萄。

    建房,先將四周牆基挖陷四五尺許,複逐漸添土,錘之以石,即豎柱架梁,柱下礎石很少。屋皆東南向,破木為牆,覆以莎草,厚二尺許,草根當簷際若刀斬,繩縛,壓木,蔽風雨。各部落多依山近水,上山打獵,下水捕魚,生活便利。

    王城周圍部落密布。遺址有鶯歌嶺、鬆乙河、發電廠珍珠門、上屯、葦子溝、張家亮子、三陵、牛場、上官、土城子、上馬河、光明、大牡丹、蛤蟆河、東升、福興、覺羅村等二百多處。密的地方幾乎三五裏一處。

    噶珊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至今古石器隨處可見。噶珊外原野盛長榛叢草卉,其中桃花水色紅味甘,輕脆,過手即化,五六月間,遍地皆是。人擇多處設帳篷、搭窩棚,人棲其中,采集其食,明日又移它處,食盡乃撤居而歸。

    “阿伊莫納葛裏”,即好房子,石基、土坯牆,用三七錯縫法砌築,外豎“哈斯罕”,即藩籬。有的噶珊外挖排水溝,不讓積水進屯。屯子內外長滿蘑菇,其鮮莫過雞腿蘑,熬湯甚美,而雷窩子更是成圈狀生長,香味撲鼻,遇之,采之不盡,滿載而歸。

    權房,用板夾泥,幹了,撤板,內外抹草拌而成的“羊角泥”,結實,厚有一尺以上,暖和。房上二榨,篷頂抹泥。樹林中倒木極多,常阻人行。如無,伐大木,先伐其皮而令其朽,倒後,拖來建房。草泥牆院的房子人呼“響窯”。

    壓著長木杆的“額爾郭其吐額勒本保”,即圓草房。人居其中,煙火嫋嫋,蚊蛇白嶺不敢近。女人平日頭頂罐盛米菜而行,雖然數裏,不用手扶,且不傾斜。人遇外傷,將鬆樹皮燒炭存性,研末外敷,或煎服萱草即愈。

    一些人家屋內西牆有木長尺許,上刻圓如頭顱,畫有眉目,略似人形。或豎一草人,嵌石為五官,手掌係彩帶,如住客語不潔,即患眼病數日則瞎。

    有的“拖克索”即村莊,對穴居統一設計,各家均五乘五米麵積,屋內四角有立柱,柱下有“德林倭合”,即帶楞石頭,牆壁掛木瓢,上畫目、鼻、耳,狀如人麵,以牲血塗所畫之口,口邊油脂愈多,以為祖宗享食者多。人有病,香火熏灼即愈。

    有的部落住在帳篷裏,內鋪隔涼的皮、“勒富”皮周圍樹林茂密。鬆樹巨者結鬆塔,未盡輒滿囊,人日食一升,三四日後,唇焦舌燥,不敢食。人遇小腿潰瘍,采苦麻菜,洗淨切碎,熬湯撈出菜,剩湯熬膏外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