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261 瘋狂的年輕人(3/4)

作者:鯰魚頭字數:8728更新時間:2022-04-13 08:45:39

    好在南部非洲還念及舊情,送給達爾朗四艘輕型巡洋艦和六艘潛艇,這些軍艦現在都停靠在港口內,法國人可以隨時開走。

    隨達爾朗抵達北非的法國海軍官兵並不多,連兩艘“黎塞留”的編製人員都湊不夠,達爾朗還得等。

    晚上達爾朗和喬治·布魯姆在鯨灣的羅德西亞酒店用餐,並沒有南部非洲官員陪同。

    達爾朗有點生氣,南部非洲人太傲慢了,連最基本的禮節都沒有,他好歹也是國防部長這個級別的高級官員,自由法國也不是波蘭、希臘那種本土全部淪陷的流亡政府,不該受到如此冷遇。

    “別生氣,南部非洲人很務實,對待晚宴的態度跟我們不一樣。”喬治·布魯姆不生氣,德國人打到巴黎的時候,巴黎人還在喝酒跳舞醉生夢死呢,活該。

    上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已經被徹底打殘,這一次法國表現這麽差,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不甘心接受失敗的比如雷納德·卡佩,早早就開始布局海外,為法國的未來保留希望。

    更多人徹底躺平,根本不關心戰爭,巴黎在停止抵抗前就已經陷入類似末日狂歡之類的情緒中。

    餐廳裏的人很多,卻並不噪雜,悠揚的音樂聲清晰可聞,大多數客人都在輕聲交談,這種讓人愉悅的環境,達爾朗在法國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了。

    “這一仗之後,我們應該接受歐洲已經衰弱的事實。”達爾朗來到鯨灣才認識到這一點。

    “殖民帝國的模式本來就是不可持續的,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推遲帝國解體的時間。”喬治·布魯姆的認識比達爾朗更深刻,法國的北非殖民地也不穩定,反抗勢力此起彼伏,自由法國花費在鎮壓反抗運動上的精力越來越多。

    這根法國的殖民政策有很大關係。

    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不得不敞開大門,引入殖民地人口,充實法國勞動力。

    很多法國殖民地居民移民法國本土,在法國本土工作,生活,接受教育。

    讓法國政府沒想到的是,一些在法國本土接受教育的新移民,並沒有按照法國政府的設想,為法國貢獻全部精力。

    他們在接受了現代教育的時候,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法國的殖民體係,最終代表殖民地,向法國政府提出更多的利益訴求。

    這很正常,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都在努力爭取自治獨立,連印度人都開始醒悟,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也一樣。

    誰不想真正當家做主呢。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南部非洲的模式,和海外領土進行更多形式的合作。”達爾朗提高對海外殖民地的期待,這是個不小的進步,終於從壓榨進步到合作。

    “這是大勢所趨——”喬治·布魯姆同意,主動向達爾朗舉杯。

    達爾朗舉杯回應,表情並不是很開心。

    達爾朗和喬治·布魯姆點了一瓶香檳。

    對於法國人來說,隻有法國本土香檳區生產的香檳才是真正的香檳,其他地區生產的都是果酒,根本不能使用香檳這個名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