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百八十四 河內司馬氏(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7022更新時間:2019-11-16 06:23:02

    從地理位置而言,河內處於下之中,南倚黃河,北緣太行山脈,山河所圍,交通便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東漢光武帝更是據河內為根本之地,進而爭衡下,完成了東漢的中興。在政治文化上,河內是殷人故地,自先秦以來一直是中原文化的中心之一。

    河內郡為殷商故地,民風彪悍,尚任俠,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此地民風“任俠為奸,不事農商”。

    兩漢時代,中國文化經曆了一個由武轉文的變化過程,河內郡也不例外。司馬氏自認趙將司馬卯為先祖。

    而司馬氏先世中,較為可靠的人物是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

    司馬鈞,是司馬的第八世孫,官至征西將軍;其子司馬量,官至豫章太守;其孫司馬,官至潁川太守;重孫司馬防,曆任洛陽令、京兆尹;司馬防有八子,次子為司馬懿,八子俱是名士,因每人的字中都有個'達'字,故時號'八達'。

    司馬鈞的事跡散見於《後漢書》各處,綜而言之,司馬鈞在永初元年以從事中郎的身份,隨車騎將軍鄧騭出擊西羌,其後司馬鈞的仕途似乎頗為順利。至元初二年司馬鈞再次出現於史籍中時,己經是以左馮翎行征西將軍的身份,都督諸軍攻打先零羌。

    但在此次戰役中,司馬鈞卻因戰場瀆職而下獄自殺。

    西北羌亂是東漢一代之大患,而從所見的司馬鈞事跡而言,其主要活動都與平定羌亂有關,帶有強烈的軍事色彩,並未發現有沾染儒風的跡象。

    加之其傳中的先祖為趙將司馬卯,或許可以據此推定司馬氏家族前期更多的是一個軍功家族,儒業非其所長。

    但是,最遲到司馬鈞孫子司馬時,河內司馬氏家族己開始受到了儒學傳統的熏習。

    《三國誌司馬朗傳》記載:“朗祖父,字元異,博學好古,倜儻有大度。”

    從博學好古,可以看出司馬已經成為博學儒士,而倜儻有大度,則明其家族的豪俠底色好在身上。

    司馬氏家族在河內郡非常有勢力,所以《三國誌》還了“鄉黨宗族鹹景附焉”。

    但值得注意的是,司馬氏家族雖然“由武入文”,但其家族風貌與兩漢傳統的經學世家尚有不少區別,所尚之學亦非狹義的經學。

    漢儒治經強調師法,重視章句之學,專守一經,累世相傳,形成了許多世守一經的經學家族。

    也是算得上司馬家族的一種轉變。

    當然了,轉變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變化的,即便開始轉變,司馬氏家族依然存有地方豪族的色彩。

    清素儒者可自守而不足以聚眾,而司馬氏卻是為鄉黨宗族所景附,能為眾心所服者往往需要將略與財力,這正是地方大族的基本特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