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吳牛喘月(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80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9:19

    可誰知道時過境遷,衰微的朝廷居然挺過了狂風暴雨,在皇帝手中另開一方天地。這讓吳匡想起來更是為當初自己家人的選擇而感到後悔,此時見皇帝似乎有興師問罪的意思,他有些心虛的說道:“唯,據臣所知,當時除了家兄因通家之好,故而入蜀以外,還有侍中董公。不過董公本就是益州廣漢人,年歲已高,當時是順路結伴。”

    皇帝手裏把著茶碗,神情有些冷淡。

    吳匡眼神一抖,立時補充道:“此外,好像也有些蜀郡士人,或是思念桑梓,或是憂心家鄉遭遇兵燹,故而與劉益州同行。”

    “漢中米賊作亂,隔絕巴蜀,以致朝令不得通達。”荀攸在一旁適時的發話道:“校尉有什麽方略進陳?”

    吳匡深知皇帝已經開始懷疑劉焉有不臣之心,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是輔佐皇帝匡濟社稷,還是跟隨劉焉割據作亂,已經不是一個值得費心思量的問題了。荀攸的這話,也是代皇帝給他自己以及給他陳留吳氏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想到這裏,吳匡吸了口氣,壯著膽子,躬身答道:“臣才智鄙陋,不通謀略,隻知道上陣殺敵。陛下若有意伐漢中張魯,臣願請命為先鋒!”他趁機偷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麵無表情,心裏一慌,又接著說道:“臣兄尚在益州,若是戰端啟釁,臣願在戰前修書蜀地,請家兄說服劉使君,與朝廷南北合擊張魯。”

    他以為這麽說就能打消皇帝的猜疑,怎料口不擇言,必是禍從口出。

    “哦?米賊割裂漢中,隔絕關中與蜀地的往來,校尉還能修書給蜀地親友?”荀攸好奇的問道。

    吳匡登時被嚇出一身冷汗,他強行解釋道:“可以遣家仆扮作商旅、或是流民入蜀。”

    “哦?”荀攸仍是好奇的樣子,繼續發難道:“既然如此,那直接派人暗帶詔書,潛入蜀中宣詔就是了,又何必勞你修書,還要特意去說服劉益州出兵?難道是你心裏以為,劉益州不經說服,是不會出兵配合朝廷的了?”

    吳匡再也狡辯不了,撲的一下跪倒在地,口中說道:“絕無此意!是臣下思慮不周,還望陛下恕罪!”

    “好了。”皇帝身體斜靠在榻背上,剛才有鄭玄這個恪守禮節的儒士在,皇帝一直是正襟危坐,此時座中沒什麽敢於就此事進言的人,他索性找了個舒服的坐姿。

    隻見他將手中捧著的茶碗輕輕放下,輕聲打斷了荀攸的詰問:“念你是無心之失,此事便算了。何況我也沒有說要伐蜀,你自己卻說了一大通,下去後得自己反省是為什麽。”

    這番話軟中帶刺,高舉輕放,著實把吳匡敲打的七葷素,他忙不迭的應了下來。隻聽皇帝擺手說道:“除了荀君,你們都下去吧。公悌去擬詔,即日起,拜鄭玄為太中大夫,吳匡為北軍輔兵校尉,太史慈為殿前羽林郎。”

    傅巽默默記下,然後與另兩人起立辭別。

    臨出帳時,皇帝又突然叫住太史慈:“明日啟程,你跟著我的鑾駕旁邊,不要走遠。”

    這是莫大的榮幸,太史慈再次稽首稱謝。

    眾人走後,皇帝便緩緩起身,張開雙臂,旁若無人的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然後對低著頭、假裝什麽都沒看見的荀攸說道:“荀君,聽說萬年縣附近靠著白渠,不妨叫上一些羽林郎,隨我出去走走?也好察看一下河工。”

    荀攸正低頭思索著什麽,冷不防的被點到,穩了穩神,語調平緩的說道:“臣謹諾。”1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