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10更新時間:2019-03-31 05:20:29

    “荀君此乃謀國之言。”皇帝此時已將頭低下去打量著桌上的新錢,頭也不抬的說道:“常平倉的事先交由太倉令處置,均輸之官要不要重設、或是隻設常平倉不設均輸官,這些可先下發承明殿議論現在不說這些,我們先看看這新錢吧。諸公瞧這幾種錢的樣式與規製,那一樣更為適用通行天下?”

    說著便伸出手撥弄了一下,拿起一枚新錢來。

    眾人這才留心看向麵前擺著的幾枚黃燦燦的錢樣,俱是外圓內方,中有文字,與尋常的五銖錢不同的是,這種錢上的文字不是五銖而是建安通寶四個字。這四個字有的是繁複莊重的篆書、有的是形體方正的分楷體、還有一種也是楷書,但是筆畫猶如鐵劃銀鉤、勁瘦淡雅。

    趙溫、荀攸等人久在禦前,見過不少皇帝禦書,一眼便認出最後的那一種字正是由皇帝開創的一種字體,被張昶、蔡邕、鍾繇等書法大家譽為當世一絕的瘦金。

    周忠擔心趙溫等人發現不了新錢除字體以外的特殊之處,笑著解釋道:“趙公、荀君,這裏頭有個分別,仔細端詳,便可看出,有的錢成色不好,顏色黯淡,那是因為這錢裏摻了鉛、有的顏色赤紅,那是因為此錢全為紫銅所鑄。諸如此類,此外,其邊緣還有一圈圍邊,外廓高於錢肉,邊上則依聖意,壓上二十道鋸齒,以防奸猾之民剪邊盜銅。”

    通寶錢是從隋唐開始啟用的錢製,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年號錢,在此之前,從漢代至南北朝,都是暢行五銖。皇帝這次將五銖改為通寶,鑄印年號,一是為了加強這個國家的特色,二是為了更加美觀。至於邊上的鋸齒,則是皇帝仿照後世的硬幣,防止有人將銅錢邊緣剪下,盜銅另鑄。

    “錢重依然是五銖?”荀攸對銅錢的錢文以及邊上的防盜鋸齒稍覺新奇,應聲問道。

    “喏,直徑、形製、重量都與五銖錢相差無二。”周忠答道。

    發行貨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偽,皇帝在這上麵可謂是想盡辦法,除了提高錢幣的質量、鑄造的工藝以外,還在外觀上做出了改進,先是邊緣上的鋸齒,然後再就是錢文。

    皇帝在前世曾於閑暇時學過書法,這一世在蔡邕、張昶等書法名家的輔導下勤加苦練,已經算得上是小有所成。民間商賈要想偷鑄盜鑄就必須能複刻出錢範,而此時的官方錢範除了銅質、新出現的鋸齒工藝一時難以複刻以外,皇帝還添入了自己的字體。

    瘦金體在這個時代尚且是一種新奇、且難以摹寫的字體,至少在它流傳出去之前,尋常的工匠是不能模仿的。

    桌上的錢樣雖然很多,但其實並不難選擇,趙溫會意的說道:“錢與文,皆乃先王所造,傳承大道。如今陛下親筆禦書錢文,特命通行寶貨,暗合先王至意。愚臣淺見,陛下的這枚禦書赤銅錢,正可發行天下,穩定市價。”

    “董卓濫發小錢,搜刮財貨,使朝廷失信於民。”皇帝用手指摩挲著那枚精致華麗的錢幣,用自己的手書當作錢幣上的文字,並發行天下,讓皇帝有種將自己頭像印在錢上的成就感。

    他感慨著說道:“如今隻有重鑄好錢,百姓才會願意去用,而不是以物易物。之後興複貨殖,修養民力,也就容易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