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514更新時間:2019-10-27 02:21:13

    麵對眾人的迎合表現,皇帝既是預見、同時也是樂見於此,對於現今的中樞大臣,他沒有多餘的要求,隻要足夠忠心、足夠聰明、並善於蕭規曹隨,堅決貫徹執行自己的政治意識就好了,至於有沒有非常出色的才幹為他在治國理政上進行創新,這並不是很重要。

    於是他苦笑道:“你們這是將難題拋給了我啊。”

    明知這是玩笑話,眾人仍皆稱不敢。

    客套幾句後,皇帝收斂了神色,斜靠著的坐姿也主動端正了起來,猶如一隻慵懶的老虎忽然在青石上圓睜雙目,流露出懾人的威勢。

    “我自親政伊始,整頓南北軍之後,第一件做的,就是屯田。這件事——”皇帝拉長了語調,看了看董承、黃琬、楊琦幾個說道:“諸公都是經曆過的,當時也是為此清查了數萬頃上林田地與荒地,募集了數萬戶流民屯田安業。如今民屯、軍屯分布關中、並州、隴上諸地,豐年得穀二三百萬斛,即是荒年,亦能集結人力抗災,資糧百萬。”

    屯田製的好處與妙用,在頭一年的時候朝臣們就知道了,不僅能消除流民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能迅速恢複生產,減少軍隊糧草的壓力。除了其中皇帝為了提供足夠的田地,不惜任由董承初步清丈上林田地、並抄沒河東叛亂豪強田宅的舉措激烈了些以外,餘者皆於國有利。

    尤其是董承,他甚至將此視為是自己入朝以後幹成了第一件大事,大幅的點著頭,深以為然的樣子。

    “屯田之製,皆賴國家睿思遠鑒。家兄當日有幸參與其間,曾屢次提及、歎服,道朝廷若早有此議,何至於天下各州,任由流民遍野、聚結成賊,而無有措置?”趙溫當時還不是三公,此時便特意提起了亡兄趙謙,隻是這番話純粹是阿諛,絲毫沒有考慮實際。孝靈皇帝時,就是因為土地兼並嚴重,所以才導致流民背井離鄉,而屯田連基本的田地都提供不了,又談何借此安民?

    黃琬、楊琦也想到了這一層,心中感慨,若非關中連年遭遇羌人寇亂,百姓散失;皇帝又屢加清丈、墾辟,朝廷又哪來的閑田安置流民?到底還是皇帝得天不棄,又智計過人的緣故啊。

    “民屯一事,下有郡縣農曹掾,上有大司農、勸農令,可謂事權一統,勿用變易。而軍屯唯有各典農郎將、校尉等官集結屯兵,如今在其上,也得有個統籌調度的才是。”皇帝竟是沒有理會眾人默然的神色,顯然是不欲追悔過往,他徑直說著。

    趙溫自知言論欠妥,急忙拱手補救道:“唯,愚臣淺見,軍屯一事,關係甚大,還是交由太尉董公總掌最好。”

    董承吃了一驚,立即推脫道:“臣以為不可,當初孝成皇帝特置尚書郎一人,主戶口墾田。既有前例可循,今又有兵部閑置,何不援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