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1/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478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9

    “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饑寒遂及己也。”【鹽鐵論?未通第十五】

    未央宮,宣室殿。

    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恢複,解決當前朝廷的財政困難,皇帝決議召集卿臣共商國是。他先是在腹內有了底稿,然後再擴大會議的對象,除開錄尚書事的重臣之外,涉及財政的九卿如太仆劉表,大司農劉和,少府王絳,度支部尚書韓斌等人也都受到傳詔,要在宣室製定出一整套經濟改革的政策與方案。

    會議的一開始,劉和、王絳等人便一一稟告了去年的財賦、今年年初到現在的收支、以及現下倉廩的充實情況。其實不用多問便知道,朝廷連年大戰,動輒十數萬兵民調動,過後還有犒賞、撫恤、正旦大朝,一連串下來,別說新收複的關東諸州郡,就連才恢複生產不久的關中等地也有些吃不消。

    所以也這是皇帝需要順應輿論提出‘與民休息’國策的外部因素。

    至於其他因素,皇帝也需要借此在不觸及豪強大族根本利益的情況下,改變一些稅收製度,緩解一直以來黎庶肩上的負擔。

    “自開國以來,凡田租大抵三十稅一,偶有十五稅一、十稅一,卻不為常事。孝桓、孝靈以降,朝廷多事,師旅屢興,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稅。”司徒、錄尚書事黃琬知道今天集議的主題,首先言道:“今軍民屯田萬頃,歲入百萬斛,糧儲差積。為天下興複之計,臣請一如漢家舊製,詔郡國收田租三十稅一,以紓民難。”

    什一之稅本來早在皇帝親政時便著手廢除,關中等地也多恢複了三十稅一的祖製,然而朝廷征討袁氏、韓遂等勢力,幾年之內多出用兵、糧草供不應求,不得已之下,隻得暫時恢複了什一之稅。不但進一步壓榨了普通黎庶,更是連豪強地主也深受其害。

    如今黃琬出於多方麵的考慮,提議皇帝再度恢複三十稅一,既有利於國,也有利於民。

    “嗯,如今下發詔書,正當其時。”皇帝不假思索,當即同意了這項建議。

    三十稅一已經是曆代最低的稅率了,按照如今二到三斛的畝產,五口之家,治田百畝,每年收穀二百至三百斛,隻需向朝廷上交七到十斛的糧食。但這僅僅隻是田租,交完田租後除去每人每月一石半的口糧,還剩一百五六十石。

    若按三十錢每石的價格算,農戶到手的隻有四千多錢,這四千多錢裏包括了一年之中的種種花銷,比如社閭嚐新、祖宗祭祀;衣服、油鹽、農具的添置;還有疾病與紅白喜事的花費,錢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這些花銷裏甚至還沒有包括賦稅,而且是以平常年份每石三十錢計算,若是遇到歉收的年份,雖然糧價上漲,但糧食歉收,農戶過得依舊艱難。

    皇帝在宮中沒少看過《漢書》以及相關籍冊,知道這三十稅一的田租對百姓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用處,因為加在百姓頭上的除了田租,還有沉重的賦稅與更役。遇到天災,大量自耕農破產,將田地賣給地主豪強,淪為佃農。佃農需向地主豪強繳納十分之五的田租,而地主豪強卻隻需要向朝廷繳納三十分之一的田租。

    而由於黎庶淪為佃農,戶籍被豪強隱匿,不需繳納其他賦稅,就會使朝廷財源緊縮,無法應付各項開支;不需提供各種勞役,官府就無力組織水利等工程。於是生產環境惡劣,自耕農破產的可能性就越大,便開始了一個死循環,直到流民問題越來越嚴重,產生一係列社會動蕩……

    皇帝知道這裏麵的貓膩乃至於危害,曆代屢次減免田租,初衷雖是緩解百姓的稅收壓力,但最後得到好處的卻是兼並土地數百上千頃的豪強地主。

    本來該交十稅一、十五稅一的豪強,頓時讓朝廷減少到三十稅一,天下誰不支持這樣的‘仁政’呢?

    但是仍然保持高田租又會持續加重黎庶的負擔,所以三十稅一雖然要恢複,以後卻一定要改。至少改成累進稅製,按占田多少繳納不同比例的田租,這樣才公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