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台(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318更新時間:2020-09-17 00:12:14

    祖弼擔任符節令多年,始終奉公職守,嚴明無私,當初就算是董卓想要索取印璽自佩,祖弼也是寧死不肯,最後在蔡邕的說情下才逃過一死。王允執政以後,十分欣賞祖弼這個幽州人不卑不亢的氣節,依然將符節交予對方保管。而祖弼又是個恪守規矩的人,王允本以為他市恩在前,祖弼自當在職權範圍內有所‘報效’才是,誰知皇帝一聲令下,祖弼便順從的幾次交出印璽給詔書蓋印——甚至沒有經過大臣們的共商會議。

    世人都知道皇帝罷黜王允,靠的是馬日磾、趙謙等大臣的支持;荀攸、賈詡的謀略,但鮮有人知的是,在一開始,皇帝利用詔書從尚書台奪權,便是有祖弼從中出了大力。

    賈詡對祖弼知根知底,雖然這麽多年祖弼仍舊是符節令,卻不敢有任何輕視——誰知道以後皇帝找到了更合適祖弼的位置,讓其一躍而起呢?如今他抱著試探的心思打探著祖弼的態度,發覺祖弼對此事唯一的反對僅僅隻是詔板使用的不合規矩,卻沒有一針見血的指出詔書由秘書郎擬寫的本身就不符合漢製。

    難道祖弼是真不知道這裏的關鍵麽?恰恰是因為對方數年前親自經曆過一次皇帝在尚書台收回奏疏批閱之權,所以再度遇見這事,心裏幾乎是下意識的就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想到這點,賈詡心裏對祖弼的評價倒是高了幾分,看來對方也不盡然是泥古不化之人。

    這時已有人從尚書台拿了幾根未經用過的尺一牘,賈詡隨手撿出一根放在桌上,當著祖弼的麵,拿過潤好墨的筆在竹簡上一字一句的謄寫起來。未過多時,他便將陳琳所擬寫的詔書抄錄到那根竹簡上,待竹簡上的墨跡微幹,賈詡這才對拿去展示給祖弼看:“眼下既已如此,應當可以用印了吧?”

    祖弼輕輕籲了口氣,若說剛才聽聞皇帝讓秘書郎擬詔已經是使人震驚,如今親眼看到賈詡輕描淡寫的抄錄謄寫,儼然一副尚書令的做派,這更是讓祖弼心中駭然不已。此時他已隱隱察覺到這件事背後會引來的爭議,但他無力阻止、也不能阻止,隻得伸手接過賈詡手中的尺一詔,上下看了看,一應無誤,這才點了點頭,示意身後站著的符節郎孫徽拿出隨身帶著的印璽,選出適合的印璽,在尺一詔上蓋好一方紅印。

    “在下這裏要先恭賀賈公了。”祖弼將尺一詔奉還之後,別有深意的看了賈詡一眼。

    “隻是肩頭的擔子重了,不比以前輕鬆自在,有什麽值得恭賀的?”賈詡雲淡風輕的說道,輕歎了口氣,說著,又將剛才擬好的另一道尺一詔遞了過去:“對了,適才卻是忘了,這裏還有一份,也得煩請祖令用璽。”

    祖弼立時愣了一瞬,剛才賈詡僅僅隻是給他看了陳琳所擬寫的一份詔書,這裏一份又是從何而來的?

    仿佛看出了祖弼心中所想,賈詡輕描淡寫的說道:“這是陛下的口諭,囑我撰擬成文,一並擬詔公示諸公卿。”

    祖弼驚疑不定的拿過一看,頓時駭然失色,隻見那份草詔上的內容赫然是命令尚書台今後不得擅自使用符節台印璽。

    負責擬寫詔書的尚書台不能隨便用璽,其所擬的詔書還能算是詔書麽?祖弼心裏想到,恐怕這道詔書確確實實是出自皇帝的心意,以賈詡的謹慎,絕不會擅自擬詔。而這道詔書一下,尚書台等若是沒有了擬詔的權力,那麽今後該是由誰擬詔呢?是整個秘書監的文學之士?還是唯獨賈詡一人?

    “祖令。”賈詡屈指輕敲了敲桌案,在一旁不緊不慢的催促道:“詔書急切,不得怠慢,若是沒有別的問題,還是早些用璽吧。”

    祖弼這才悠悠回過神來,他心中暗自想道,自己不過是一個管理符節的官員,此等大事,自然有皇帝與諸位大臣們爭議,自己哪有置喙的權力?既然這些詔書確實出自皇帝的首肯,他身為符節令,隻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加蓋印璽就是了,別的也不需要他多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