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778更新時間:2020-10-21 00:50:09

    “哪個子弟?”皇帝走到廡廊下的一處簾子前,竹簾微卷,露出一片偌大的湖水與正在枯敗的蓮葉。他看了會早秋的風景,明知故問的猜測道:“不會是楊眾吧?”

    楊琦兩腿立時一軟,撲的跪在地上。

    盡管早有準備,當他從皇帝口中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仍是不可避免的驚慌失措,楊眾在楊氏這一輩人中是最激進的、最張狂的,不僅與主張韜光養晦、明哲保身的楊琦、楊瓚等人格格不入,就連恪守中立的楊彪也與他關係不善。他們出自各房,名義上都是弘農楊氏,其實各房之間麵和心離在這些年幾乎已不可避免。

    楊眾為了在家中力壓他人一頭、在朝中成為楊氏的領軍人物,不惜與宋泓相互勾連,甚至還為其出了這麽個害人害己的主意。如今宋泓身陷囹圄,又適時的在獄裏中風,但誰不知道宋泓在中風前交代了多少。如今看來,皇帝或許是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那現在皇帝傳他又是為了什麽?興師問罪?還是臨前折辱他?既然沒有當即下詔捉拿楊眾,對楊氏大加貶黜,或許事情尚有轉機,比如楊眾僅僅隻是出了主意,工具的搜集以及使用都是宋泓一力為之,這裏楊氏並沒有插手。

    楊琦跪在冰冷的地上,腦子飛速的旋轉著,總算得出一個自己與皇帝還‘有的談’的結論。在他看來,楊氏就是處於這種可輕可重的狀態,如果皇帝要從嚴處置,僅憑宋泓的說辭,很難讓所有人徹底信服,而楊氏在覆巢之下進行的對抗與動蕩也不是皇帝所願意見到的。但若是就此輕輕放過,皇帝心裏想必也更不樂意,所以才會有眼下的這一番君臣對談,就是希圖能達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妥協。

    皇帝的尊嚴必須得到尊重,楊氏必須付出受懲的代價,隻是這個代價要多大才能讓皇帝滿意、楊氏付出這個代價的罪名是什麽,就看兩人接下來的對話了。

    “陛下睿鑒,正是五官中郎將楊眾。”楊琦似若無意的提示道:“原護羌校尉楊儒與其情誼深厚,如今楊儒在涼州死於羌氐之手,楊眾這一年多以來深感悲痛,連著身體也開始差了。昨日裏受了涼,臣等在家中還在商量是否代其向朝廷上書,請乞骸骨。”

    皇帝似乎很關係臣子們的身體情況,一聽說楊眾身體不適,立即問道:“看太醫了沒有?可有說什麽時候好?會不會好?”

    楊琦毫不猶豫的說道:“這個病已深入腠理,恐怕就算是好了,精力也大不如前,再也不能為朝廷、為陛下效力了。”

    “是麽?”皇帝嘴上有些可惜的應了一聲,但他的神情並沒有流露什麽感到可惜的地方,他忽又說道:“楊眾在五官中郎將任上這麽多年,手中提拔的郎官不在少數,其人又強勢不服輸,會樂意請求辭退麽?”

    “為人臣者,既不堪其任,又何必戀棧?楊眾自知體力不濟,早已準備使人代擬奏疏呈上。”楊琦義正言辭的說道,仿佛這一切對他而言是在正確不過的事了。

    皇帝在心底冷笑了一聲,想以楊眾的主動辭位作為換取皇帝罷休的條件,未免想得太好了,他索性將事情直接點破:“壺崇是他引薦提拔的,因壺崇擅進禁物,讓宮中出了這樣的大事,楊眾當真就一點幹係都沒有?宋泓一個貴人之父,能隨便將這等物件送進宮麽?”

    楊琦一驚,連忙說道:“陛下,壺崇雖是楊眾舉薦,但壺崇有罪,未必就是楊眾指使。”

    “我有說是他指使的麽?”皇帝好整以暇的笑了笑,說道:“我很早以前就定下薦舉的規矩,三年之內,薦舉者必須要為被舉者擔保。壺崇此人德行敗壞、勾結中外,豈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楊眾也難逃其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