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2/5)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12374更新時間:2019-12-30 16:32:52

    

    成方略作思索後起身道:“徒兒卻與穀豐師弟看法不同。紀居士所寫雖然看似離經叛道,倒也不曾褻瀆太上,反為太上更添功德。且其所言之庭地獄、仙班排位與人間無神皆頗有見地,若是加以借鑒,重整我師道教義,或可整肅我道門混亂,消弭我師道之患呢。”

    

    穀豐一愣,插言抗辯道:“我師道信眾甚廣,道徒時常施醮賜符、行走民間,師兄何以言我師道有大患?”

    

    成方幽幽一歎,正色道:“自我道前師張漢中(張魯)降於魏武帝,漢中道眾數萬戶遷至長安及三輔,魏武帝雖未禁止師道活動,但隨張漢中身亡,加之離開故地,我師道原有組織漸被拆散,祭酒信徒散布四處,勢力隨之大減。”

    

    “曹丕代漢後,對宗教控製更嚴,我師道傳播由明轉暗,一度隱秘,兼而失去統一領導,年老祭酒也漸漸衰老故去,以至道徒各行其事,行事愈發神秘之餘,也愈加混亂。各方祭酒人人稱尊,各作一治,彼此內鬥,排除異己,不複遵循舊有道法,甚至有些道官道民貪財好利,腐化淫亂,不守教規,及至如今仍無起色。這還不足為患嗎?”

    

    成方所的正是晉時師道的黑暗一麵。當時的師道業已衍生出一係列的支派,如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清水道等等,這些道派於世間作偽,攻錯經道,惑亂愚民,假托神言。譬如李弘(道典中的救世真君),宣揚其代宣化,普濟萬民的那一套邪,每每逆者甚眾,稱名李弘者,歲歲有之!甚至可以,當時的師道已由宗教自律組織轉為一個禍民愚民的邪教!

    

    《陽平治》曾假張道陵之口斥曰:吾從太上老君周行八極,按行民間,選索種民,了不可得,百姓汝曹無應有人種者也。但貪榮富、錢財穀帛、錦綺絲綿,以養妻子為務。掠取他民戶賦,索其財物,不恤鬼神,以憂道,令氣錯亂,罪坐在阿誰?又斥祭酒等曰:祭酒、主者男女老壯,各爾憒憒,與俗無別,口是心非,人頭蟲心,房事不節,縱恣淫情,男女老壯,不相嗬整,為爾憒憒,群行混濁!”

    

    成方的話顯然更合兩名老道的心思,得二人頻頻點頭。待成方完,景軒接口道:“穀豐,你一直潛心修道,不曾接觸多少民間俗務,僅醉心教義甚或武學,卻是不知,師道發展成如今模樣,早已背離張陵真人創道初衷,實乃我道門之恥,長此以往,消弭乃必然之事,東萊劉柏根便為明證!”

    

    “哎,相比我師道那些招搖撞騙、汙濁不堪的分支邪道,紀居士之言卻也算不得如何了。”玄逸跟著道,“況且,你我如今落入華興府掌控,縱使反對也難影響大局,那紀居士殺伐決斷,豈是我等可阻?終歸我道門必有大變,方可大治,我等與其糾結細枝末節,倒不如借勢華興府,正我道門,發揚光大。”

    

    顯然,兩位老道畢竟傳道經驗豐富,比紀澤擔心的更為務實變通,對道教前途也看得通透。其實正史中的數十年後,如今的師道正因弊端太多,終被民眾舍棄,其道教領袖的位置也被後來的正一道所取代,而紀澤的這次篡改道教經義,倒也算是恰逢其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