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2/4)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9898更新時間:2019-12-30 16:32:54

    

    更有甚者,這僅是一季的收成,海外四島的緯度普遍南過長江出海口,冬麥夏稻,輔以豆蔬,便是在氣候偏冷的西晉,一年兩季也毫無問題。也就是,在五十萬府民的竭力開發之下,華興府海外部分已經實現了糧食自己,甚至還能有著大幅富裕。

    

    來今秋大晉也算好事成雙,政局穩了,中原河北的糧食也得了大豐收,頗一副否極泰來之相。而長廣與三十六寨同樣收成喜人,怎奈三十六寨畢竟都是山田且數量有限,仍有三四萬石的糧食缺口,財大氣粗的華興府索性未雨綢繆,已在安排給其一舉運去二十萬石...

    

    河三裏村,顧名思義便是西距羅河大堤三裏的一個村莊,它是東泥灣鄉所屬的一個普通村。這裏,緊張的收割正如火如荼。忙碌的人群中,一名瘦高青年身著麻布短衣,背掛一把鐮刀,推著輛堆滿稻捆的獨輪車,快步趕到村口打穀場,繼而麻利的卸下一抱抱稻捆,搬往場上那山般的垛堆。

    

    這青年正是錢鳳,數日前的科考正考中,針對幾道表明立場的敏感考題,盡管文筆上他表達的十分委婉含蓄,太極推手推啊推,盡管在心底他其實很想遵循儒家發揚光大的真正潛規則——迎合君主,但他終歸不曾放下儒家門徒的那份節操,保留了裝老夫子指斥儒學的所謂“巧偽”。是以,走出考場的他是堅定而自豪的,哪怕對中榜少了幾分自信。

    

    不過,正考次日的附加武試中,錢鳳就沒那麽自傲了。君子六義的射禦兩項,踏青采風所必備的驅車或是駕馬本領,也即“禦義”這一項,他倒是輕鬆通過;但射箭抑或取代它的技擊本領,也即“射義”這一項,他卻未能達標,委實令他好易通懊喪。所幸慈武試還有多次補考機會,日後多加練習,當可過關。

    

    視線回到河三裏村口,看錢鳳此刻的形象,與數日前科考之時的翩翩儒生判若兩人,倒更像一名勤勞紮實的莊稼後生。農忙時節,他與華興府的許多非農軍民一樣,被下派到鄉村協助秋收,在履行賬房主職盤點收成之餘,自然少不了下地操鐮。報紙上可是登了,紀大府主都親自下地收了兩稻子,他錢鳳一個降俘轉成的平民,可沒資格養尊處優。

    

    不過,經曆過諸多變故,錢鳳倒未為此而困擾,畢竟僅是短期辛苦而已。相反,樂中之行令他心態大變,這些時日再與淳樸莊稼漢們一同勞作,一同生活,一同為了豐收而歡笑,反讓他更多一種新的體驗。這一體驗若按紀某饒無恥言論,那就是工農改造見效了。

    

    “哎,哎...哎呀...”驀地,錢鳳身後不遠處,傳來頗顯蒼老的一陣驚呼。他回頭看去,聲音來自十數丈遠的一輛獨輪車,堆閱太多太高,隻見稻捆不見人,不過,那輛承載稻捆的獨輪車顯已失去了重心,並在推車人挽救無效之後,砰一聲倒下,也令稻捆嘩啦啦滾了一地。

    

    “孫老伯,您這又是何苦呢?沒事吧?快歇歇!”錢鳳相助不及,隻能苦笑著快步過去。聽聲音就知來的是村裏的孫老伯,都快六十的人了,非要逞強,跟夥子一樣玩命的秋收勞作,誰都不聽。瞧這車稻捆裝的,一點都不比他錢鳳推來的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