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2/4)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9722更新時間:2020-01-27 12:26:48

    

    必須,和平接受宜蘭平原的一應部落,在減少戰爭消耗與彼此仇恨的同時,其實也意味著接手工作愈加複雜,更耗人力物力與心力,需要穩打穩紮,需要方法手段,需要兵力震懾,也需要建立互信,還需要再一批後續移民的大量抵達。當然,這一過程也是華興府所需學習總結的,畢竟日後的開疆擴土中,會有更多的和平兼並不是?

    

    與此同時,俘虜營內,血旗軍在征募悍勇之餘,再度放出了一撥表現良好的馴服山夷,他們將以虎青為首,向周邊山夷乃至大山更深處的山夷帶去兩條消息。其一,華興府將以豐厚報仇招募勞工與新兵,這是之前便已傳出過的消息,尚且無人應征,此番二度老生常談不提。

    

    其二則顯得奇葩,但凡有山夷能夠攜帶罕見材質的石頭,在闊葉山口交給華興府,且發現地不曾有人拿來過類似石頭,便可得到一石米糧,五日為限;若能與華興府在那裏公開展示的一批石頭樣本相吻合,還可得到千石米糧的獎勵,倘若願意更可成為華興公民,長期有效!

    

    一塊石頭換一石米糧,足以令一個山夷心動,一塊石頭換千石米糧,足以令一個部落發狂。隻是,漢饒話可信嗎?很快,便有某個家近又有空的山夷,拿了塊堅硬好看卻無用的花崗石,來到闊葉山口碰運氣,然後,華興府的探礦師杜普,捏著鼻子賞了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家夥一石大米,當然,沒忘叫這山夷好好端詳啥樣的石頭值個千石大米,更有文員與通譯加以登記,順便為華興府做了番形象宣傳。

    

    恰似商鞅重賞扛梁者的立信之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接二連三的嚐試者得到了一石大米,並通過口口相傳向所有山夷印證了華興府的誠信。同時,也讓粗鄙野蠻的山夷意識到,改善生活除了狩獵耕耘抑或打砸搶,還有一種叫做出賣勞動力的方式。

    

    就此,大山內迅速開始了喧囂,數不清的業餘探礦師穿梭於深山密林,而闊葉山口則好險沒叫一塊塊石頭給活活堵死。當然,有多少山夷為此忘了打獵養家,甚或有若幹山夷不慎摔死摔傷喂了狼,就非華興府應當考慮的了。

    

    終於,就在消息放出的第五,也是一塊石頭換一石大米的最後一,業已白送出五千多石大米的華興府收到了回報,從一個名叫草的山夷女孩的手中,得到第一塊用得上的礦石樣本。

    

    闊葉山口,駐軍營盤,一頂頗為寬大的營帳裏,年輕的探礦師杜普一臉激動,右手略有顫抖的拿著草帶來的那塊褐紅石頭,湊近帳內擺有上百礦石樣本的大木架,湊近其中一塊同樣褐紅的石頭樣本,比紋理,比顏色,比光澤,比硬度,就差比大了。甚至,或覺帳內光線不夠敞亮,他幹脆抓起那塊樣本,拔腿就欲出帳再比對一遭。

    

    其實,杜普也算祖傳的探礦手藝,時更在並州的一處鐵礦區長大,對這種褐紅色的上品鐵礦石可謂再熟悉不過,怎奈這一收獲一旦落實,不論對緊缺鐵礦的華興府,還是對他本人,獲益皆不可估量。須知探礦師需要眼力經驗,更需要運氣,至少自信水平的他,雖是第一批加入雄鷹寨的流民探礦師,卻愣沒在太行探礦中有所斬獲,否則也不至混到今日還要在此蠻荒之地站台了。如今好運降,怎不激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