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朵帶泥巴的古蓮花(1/5)

作者:陸和壽字數:74830更新時間:2019-04-13 14:59:47

    看完結好書上【完本神站】地址:

    悠悠鄉韻 千秋傳唱

    ——屏南年俗麵麵觀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盛大、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在千百年的曆史發展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的流傳至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掃堂、祭灶、做粿、請神、買年貨、貼春聯、祭祖先、敬地、圍爐守歲,迎來送往,各種活動豐富多彩,繁忙而喜慶。由於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提高,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觀念的急劇變化,使過年習俗漸行漸遠。這些民間習俗中不乏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的內涵。“溫故而知新”,筆者根據記憶,將幾則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過年習俗記錄於下。

    掃堂

    準備過年的第一道程序是從住房大掃除開始的,我們稱之為“掃堂”。

    舊時的房子是清一色的土木結構,土牆、黑瓦、木板壁以及縱橫交錯的梁、椽、檁、柱等,很適合蜘蛛撒網布陣。為了便於烘幹柴火,又在“灶尾”(灶邊煙囪根部)砌個烘柴室。灶裏生火時,煙便從中逸出,彌漫整個房子。記憶中的老房子總是四壁黑黝黝的,到處晃蕩著蛛網、“煙糖”(煙灰)。婦女們一年到頭忙著燒飯煮菜、縫洗漿補、相夫教子,很難時時打掃房子。男人們為了養家糊口,一年到頭奔波在外,也難得有時間去打掃這些東西。於是在年末來個全家總動員,來次大掃除。既不讓今年的灰塵沉積到來年,又烘托出過年的隆重氣氛。

    在臘月裏選一晴朗且較為暖和的日子,用幾根灌木的枝椏或毛竹枝紮成一把掃帚,安上一個長柄。婦女頭包圍巾,男人頭戴鬥笠,用掃帚將花板、屋簷、牆壁及角角落落都掃個遍。一年時間積澱下來的灰塵轉眼全被清除。然後再用穀殼或“筆套”草(一種去汙能力很強的野草)擦洗壁板。於是整座房子便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

    煥然一新的感覺不僅僅表現在視覺上,更在於心理上。年末“掃堂”還是一個儀式,寄托著人們對新年的期望:在掃去灰塵的同時,也掃卻了一年來的晦氣、穢氣和心頭的陰霾,以全新的環境和心境醞釀和承載全新的希望。因此現在,雖然我們的房子新了,灰塵少了,常年窗明幾淨,年末沿襲“掃堂”這一習俗至今未變。

    祭灶與接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是“祭灶節”,早年屏南人稱“戶”為“灶”。某村有幾“灶”人家,而不是有幾“戶”人家。據玉皇大帝常年給每灶派“駐灶代表”,人們尊稱其為“灶公”。“灶公”任期一年,並隨帶夫人,人們稱其夫人為“灶婆”。“灶公灶婆”的職責一是保佑各灶人家的平安,二是監督各灶人家是否行善。

    “灶公灶婆”一年盡心盡職地工作,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這就要離任,上向玉皇大帝匯報各灶一年來的吉凶善惡。“灶公灶婆”上一般九至十後(分月大與月),於第二年的正月初四下凡到任上班。到任的“灶公灶婆”可能是上一年連任的,也可能是“換屆”新任的。因此,各家各戶設宴迎接,於是就有了“接神”的習俗。由於玉皇大帝主要是聽取各灶“灶公灶婆”的匯報來決定新一年的“獎懲”和派什麽樣的“灶公灶婆”下駐,所以屏南人的“祭灶”與“接神”兩個活動中,就更重視“祭灶”。過去,屏南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祭灶”的歌謠,表達了老百姓渴求平安如意的美好心願。如“祭灶祭神明,灶公灶婆上庭,玉帝麵前講好話,帶金帶銀下凡塵,保佑吾厝會平安,保佑田園好收成,保佑吾哥討阿嫂,保佑吾弟娶弟人(弟媳婦)。吾厝家財逢逢起,明年祭灶連謝神。”

    “祭灶”的供品主要有灶糖、灶餅、花生、向日葵、黃豆、荸薺、甘蔗等,供畢,將供品分給孩子吃。

    初四“接神”的儀式與“祭灶”大致相同。有的人家還在當晚辦了一桌酒席,邀請左鄰右舍一起接神。

    做粿分年

    到了農曆十二月下旬,家家戶戶不時響起“噗、噗”的杵粿聲,年味就像醇厚的陳年老酒一樣溢出來了。

    做粿先要上山選擇向陽生長的雜樹,砍下後燃燒成灰,用沸騰的湯水衝濾出淡黃的堿水,再用堿水拌入粳米煮熟,然後攤涼在簸箕裏,撒上米粉均勻裏裹包飯粒,再倒入飯甑裏蒸熟後便可入臼杵粿。

    米粿的形狀多種多樣,有的製成瓦屋屋脊狀,叫粿駝,有的搓成圓丘狀,叫粿元,有的做出兩頭尖、中間大的橄欖狀,更高級的叫印粿,即用印模壓成牡丹、石榴花樣浮圖。做這種粿大多用於婚嫁喜事,饋送親朋好友。

    “有錢沒錢,做粿分年。”這是農村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不管你的家境如何,過年都要做粿“分年”。“分年”就是要用米粿敬供地神明,屏南農村敬供的大多是觀音菩薩、齊大聖等神明,還有保護一方平安的“土主”大王。

    放鞭炮與“發命日”

    農曆正月初一一大早,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傳,“年”原是一種吃人的猛獸,一年總要幾次進村攫人而食。後來有人發明了爆竹,“年”一進村,大家就燃放爆竹,“劈裏啪啦”的爆竹聲把“年”這怪物嚇跑了。於是,逢年過節燃放鞭炮,就成了一種習俗。

    有趣的是,相傳,從初一到初十,每各是一種東西的“發命日”。有“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穀九十地”之。而初七的人“發命日”則為古之“人勝日”。至今,農村還有設酒邀飲,夜點長命燈之俗。初八為稻穀“發命日”,人們多吃糧食複製品,也有人點燈於穀倉;初九為“發命日”,不在露曬衣裳,不挑糞桶;初十為地“發命日”,忌潑髒水,忌倒穢物,更忌澆地。

    過年禁忌多

    講禁忌是群眾追求真善美的一種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這種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的具體表現就是圖吉利。每逢春節到來之際,這種圖吉利、講禁忌就更加突出了。屏南春節講禁忌有如下幾方麵。

    初一不掃地,食物宜“務傳”。講禁忌,一年中的第一即正月初一是最講究的。首先除夕夜就應把房屋打掃幹淨,初一這不掃地,據是擔心把財富和好運掃掉。此外,不怕“傳”(剩下),比如吃飯和菜都要留下一些(有吃有剩),大吉大利。

    誰不利話,粗紙拭“股川”。過年要多吉利話,如“好”、“甜”、“順”等,忌不利話,如“完”、“死”等。早年屏南從祭灶開始到元宵節,人們見麵都要“大做年”或“發財”,對方則以“齊大做年”與“齊齊發”應答。圖吉利,講禁忌中有許多趣聞,如誰碗盤砸了,孩會驚叫一聲“完蛋”。大人立即會搶“砸硋生財,發囉”。所以孩打破了碗盤就“發了”。孩錯話是常有的事,所以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大人都要用甲紙(草紙)拭孩的“股川”(屁股),實際是拭一下孩的嘴巴。寓意孩的嘴像屁股,的不吉利的話不算數。

    初一不做客,拜年初二起。早年,屏南鄉俗正月初一不出門做客,這是很有道理的。年前家家戶戶忙過年,大家都很累,初一這一在家裏需要好好休息,不喜歡有人來打擾。同時,一家人忙了一年,趁初一團聚話家常,也好借此向家人中的長輩拜年,先內後外。所以舊時屏南正月初一是不做客的,初二起才走親訪友拜年。

    除夕忙結賬,過年不言債。舊時民間的債權債務,不管多少,都要在除夕夜結妥還清。正月初一欠債或向人討債,被認為有違俗規。為此,除夕夜大人忙著結賬收債。一些無力還債的家庭,當家人就事先托詞躲避起來,因為隻要躲到初一早晨,就是路上遇見債主,對方也隻能道一聲“新年好囉”,決不會“違規”討債。這種習俗至今仍然流行。

    (原載004年1月0日《鴛鴦溪》僑報)

    又是一年端午節

    “榴裙萱黛增顏色,艾酒蒲漿憶歲年。”又是一年端午到,在屏南縣民間,這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經過千百年的歲月沉澱,一代代山裏人,都有著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特別記憶和感受。

    農曆五月初三至初五為端午節,但在屏南農村,從五月初一清晨開始,家家戶戶便懸掛艾葉、菖蒲、百日青於門首,有如過年貼春聯一般隆重。

    艾葉沁香,驅除穢氣;蒲葉似劍,可斬邪魔;百日青,昌盛吉祥。這三樣東西在當地百姓心中是驅邪迎祥之象征。

    初三晚吃粽子,初四早吃粽子,初五飲雄黃酒進麵食,成為屏南過端午節的風俗。

    粽子本名角黍,最早見載於晉朝周處寫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據,我們祖先的主料也從最初的黍米改為糯米,其配料也逐漸豐富起來。如今人們常用的有豆沙、豬肉、棗、花生等,粽子形狀有講究,一般是四個角,另有孝敬長輩的“橫包”(長方形),有饋贈孩的“長尾哥”(圓錐形)、“秤砣”(四方形)。大粽內包粽的叫“喜粽”,青年男女吃上會早生貴子,粽子內包硬幣的叫“財粽”,誰吃上預示*。如果有女兒出嫁的,第一年要“送節”。女兒以各類狀如公雞、魚蝦、八卦的香袋回贈娘家弟妹、侄兒。最常見的是用五彩線織成網袋,內裝樟腦丸,供孩佩在胸前,以驅瘟避邪。初五這一,左鄰右舍的孩不約而同地擁到新娶之家,有新媳婦將紅髻線係到孩的手腕上,俗稱“縛把”、“記節”,喻義“長命”,古時稱為“續命縷”。

    初五的午餐特別豐盛,但首先要喝雄黃酒。孩的耳、鼻、額、肚臍等要塗抹雄黃。午飯後,主婦要用蒸煮粽子的湯加雄黃粉末噴灑屋內角落,口念:“五月五日送毛蟲,毛蟲一去不還鄉。”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艾葉、菖蒲、百日青、粽子、雄黃酒,給農家生活增添了不少絢麗的色彩,構成了屏南農村濃濃鬱鬱的端午風情。

    (原載005年6月0日《白水洋》僑報)

    難忘“七夕”節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我便想起家鄉“七夕”節。那是我剛入學的那年,母親帶我到外婆家過“七夕”節。

    “七夕”這還是當地祭祀祖先的節日,俗話叫“請地公婆”。傍晚,外婆家的廳堂已布置好香案,堂上掛著曆代祖先的畫像。正當母親燃香之時,大門推開,走進一位打扮整齊、長得俊俏的年輕婦女,母親見了略為一怔,叫了聲“嫂子”,急忙迎上去接過她手中的挎籃。外婆聞聲從廚房裏奔了出來,來人疾步迎上,叫聲“媽”就撲進了外婆的懷裏,淚水從眼眶裏突湧而出,幾乎同時,外婆的淚水也滾了下來。母親見狀,強笑著:“媽,您剛想著嫂子,她就來看您了,還不高興!嫂子,你也別流淚了,快進去用飯罷。”這時,我才意識到,來者便是二舅母。二舅母止了淚水,離開外婆的懷裏,從挎籃裏取出各類祭祀品,擺上桌,敬了香,便朝正中的“公婆”像跪了下來。“不孝媳婦來拜祭您的祖先了,我沒能守住您的家,請饒恕原諒我吧。我的人,您究竟在人間還是在陰間了……”舅母著著聲淚俱下,泣不成聲,外婆剛收住的淚水又淌了下來。後來,我才知道,二舅新婚不滿月就被充軍走了,從此杳無音信,“古來征戰幾人回”,二舅母哭了三年,等了三年,躲了三年,最後被娘家接走了,一年後,終改嫁了。

    改嫁後的那年“七夕”節,也是她最後一次回家祭公婆。從那以後,我再沒見到二舅母了。有一次,偶然從母親談話中獲悉二舅母在改嫁後的第二年因難產身亡,去世時才三十二歲。此後,母親一提起二舅母都會難過好一陣子。

    1989年5月間,郵差送來一封從台灣寄來的掛號信。我滿腹狐疑,撕開信封,抖出信箋一看。啊!喜從降!原來是被大家以為早已舍身沙場的二舅竟從台北寫信尋找親人來了。我激動不已,急忙向母親報喜。母親聞訊後呆了半晌,淚水簌簌地往下落,雙手捧著信箋,喃喃地自語:“娘呀!洪哥終於回來了,嫂子呀!您心上的人回來了。”

    那年農曆七月初六,秋陽嬌媚,微風和煦。二舅帶著在台妻子生下的大女兒風塵仆仆地回到了闊別四十五年的家鄉,我同母親等人趕到車站迎接。見到了陌生的二舅與大表妹,大家激動萬分,哭作一團,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當晚,大家是了哭,哭了,通宵未眠。第二,便是“七夕節”。一早,二舅整理舊居,擦桌抹椅,布置香案,掛上祖先的畫像,在外婆放大的遺照下新添了二舅母的遺照。傍晚,擺上祭品,二舅神色莊重地在各位像前斟了酒,敬了香,叫過大表妹。父女倆齊跪在地上,燈光下,隻見二舅滿頭銀鬢,麵色淒然。“列祖列宗,爹和娘,不孝兒率女回家拜祭你們了!賢妻蘭花,你受苦了,我對不住您,請饒恕原諒我吧……”二舅著著,全身哆嗦,老淚縱橫。表妹眼裏也噙著晶瑩的淚珠。我母親背過身直抹淚,那不盡的淚水猶如汩汩的泉水,帶著深深的思念沿著微顫的手指往下流淌。此時此景,不由得我心裏一陣辛酸。二十八年前的那一幕再次呈現在我的眼前,何其相似!但物換星移,人去樓空了。當時的祭奠人今成了被祭奠者,而當時的被祭奠者今卻是祭奠人,我和母親成了曆史的見證人,是悲,是喜,抑或是亦悲亦喜?

    往事曆曆,歲月如流,心靈鐫刻的痕跡,時間永遠不能抹掉。啊!難忘的“七夕”節!

    (原載1998年9月9日《閩東日報》)

    “嚐新節”的由來

    金秋開鐮之後,“鴛鴦之鄉”的福建省屏南縣農村裏,流傳著過“嚐新節”的習俗。所謂“嚐新節”就是每年秋收後要擇吉日吃新米飯,為何呢?這裏流傳著一個神話,一代傳著一代。

    相傳遠古時代,地上沒有稻穀,人們僅靠狩獵和采摘野菜充饑,常常是飽一餐,餓幾。這件事讓上的狗知道了,動了憐憫之心,決定偷取稻種給人間栽種。一,狗趁看守稻種的老仙頭打盹之機去偷種,但怎樣偷呢?狗急中生智,往仙稻種堆裏翻了個滾,全身的毛都沾滿了稻種,連尾巴也沾滿了。狗趁黑騰雲駕霧,直奔凡間,不一會兒闖過南門,來到了通河。正在這時,隻見一條渡船劃來,狗縱身一跳,落上了渡船,隱棲在船角邊。到了河中心,艄公猛然回頭發現一條狗上了船,認為是妖怪,便舉起竹篙朝狗撲打過去,狗急忙躲過,“撲通”一聲跳入通河水中,沾在毛上的稻種全被湍急的河水衝走了,狗趕緊把尾巴翹起,保住了沾在尾巴上的稻種。它費盡全身力氣,遊過通河,爬上了河岸。此刻,狗搖身一變,化作一個白發老翁肩背著一條袋子,來到一座草棚門口,嘴裏吆喝著:“賣稻種喲!賣稻種喲!”叫聲驚動了棚裏的獵人,獵人正為生計發愁。聞聲即刻走出棚外,老翁便把袋子放下解開,讓獵人看了看那黃澄澄似珍珠般閃閃發光的稻種,獵人笑逐顏開,正欲問老翁怎樣兌買。突然,狂風驟起,烏雲密布,雷鳴電閃,老翁“哎呀”一聲便匍伏在地上。此時,又見一道閃電朝狗打來,狗頓時頭痛欲裂,在地上打滾,倏忽,現出了原形。獵人見狀,不知所措,狗忍住劇痛,連忙對獵人:“我是狗,今日偷了仙稻種給凡間栽種,可解饑荒,請你拿了稻種,速速離開。”並交代了種管技術後便催促獵人快走,獵人明白了此事,恨無力相助,隻好含淚相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