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三十四、不負蒼生(2)(2/5)

作者:沉僉字數:17000更新時間:2021-04-24 06:10:15

    情勢太過吊詭,胡敬誠思前想後,還是獨自來了。

    然而他卻看見張思遠和甄賢同在這書齋之中。

    第一眼時,自然是震驚無比。

    並不是因為張思遠,而是因為甄賢。

    張思遠是聖上放在江南的一隻手,打從一開始,就是張公公奉密旨南下來查織造局,才就此戳破了這隱痛多年的膿瘡。張思遠出現在此並沒有什麽奇怪。

    但甄賢隻是一個小小的翰林學士,更是被聖上賜死的罪臣之後。

    論及“派係”,胡敬誠是曹閣老的學生,與甄賢的祖父和父親雖曾有過公事往來,但並無深交,對甄家這個唯一尚存的幼子更是既無了解,也沒有太多印象,即便是東南戰後,也不曾多打過幾回照麵。

    甄賢之於胡都堂,隻是一個傳言。

    但甄賢是“靖王殿下的人”,這一點,胡敬誠還是知道的。

    胡敬誠也曾有所揣測,猜想靖王殿下待這個幼時摯友著實不同,甚至,這位甄公子多半也是真有些能耐的,否則以靖王殿下之誌向,斷不能將他留在身邊。

    但甄賢既不是聖上的近臣閣員,也不是靖王的王府屬官,值此微妙時刻,出現在這書齋之中,還是與張思遠一道,就多少顯得突兀不合時宜了。

    尤其視線相接一刻,張思遠眼中明顯現出了驚奇之色。

    胡敬誠立刻判斷,張思遠對他的到來毫不知情。

    所以,張思遠也與他一樣,是這棋局之上一枚尚未勘破迷霧的棋子。

    而將他與張思遠同時約來此地的,多半是甄賢。

    這又意味著什麽呢?

    甄公子既然現身,難道是靖王殿下的授意?

    可那些陸氏的賬目,靖王殿下怎麽會知曉?

    那畫卷又從何處來?

    這黑白縱橫之後的布局人,究竟是誰?

    胡敬誠並不知道甄賢曾經翻閱藏有陸氏賬冊的畫卷,也不像張思遠身在君王近側深諳許多隱秘,自然窺不破其中關鍵,隻覺得此事奇怪無比。

    但胡都堂畢竟是久經戰陣的封疆大吏,兩省總督的烏紗帽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戴。隻見他盯住甄賢看了片刻,便從容開口問道:“找胡某來的可是甄公子?”不卑不亢姿態,頗有既來之則安之的氣度。

    甄賢微微一笑,應道:“是,也不是。”

    他請胡張二人入座,親手奉上茶水。

    但胡敬誠卻不肯受。

    他隻將那裝著畫卷的匣子往案上一放,沉聲又問一句:“公子是以什麽身份送這畫卷給胡某?”

    這一句追問所包含的威懾,比之前一句就嚴重得多了,壓力悄然彌漲。

    “胡都堂——”張思遠下意識站起身,想要稍稍打個圓場。

    他是萬萬沒想到甄賢竟然敢直接將胡敬誠“誆”過來。畢竟是在任的浙直總督,萬一衝撞起來,總是不好,對靖王殿下也不利。他也不知甄賢是什麽打算,隻是眼前情勢實在叫他難免心焦。

    但甄賢卻是一臉泰然。他並不回答胡敬誠追問,而是微微淺笑,反問:“這畫卷中所載,可是事實?”

    他問得直白,胡敬誠一時沒有回答。

    冗長沉默使得氣氛頗有些尷尬凝重。

    張思遠冷汗都順著額角淌下來了。

    他雖然不知道那畫卷上究竟畫了什麽,但也看得出甄賢便是用這畫卷拿住了胡敬誠的要害。

    未免也太大膽了。

    倘若激怒了胡敬誠又當如何?

    張思遠從前隻道靖王殿下常劍走偏鋒,沒曾想,這位甄公子也如此“不落俗套”。

    可眼下正是用人的時候,實在犯不著把人往外推。

    張思遠已兀自捏了一把汗。

    甄賢卻是不退反進,見胡敬誠不肯應聲,便又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