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1.早有預謀(2/3)

作者:肖邦亂彈琴字數:11456更新時間:2019-10-03 10:56:40

    很快,美美就帶著自己的人馬,在礦機和城市中間的一個村子的公路邊上,找到了合適的地方,做為公司和工廠的地址。

    時間發展到八十年代中期,那些有眼光的鄉村,已經開始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在村裏空地上建設廠房和辦公樓,吸引商人過來租賃投資。

    一來可以收取租賃費用,為村裏增加收入。二來,來投資辦廠的,租了他們的地方,就成了他們的鄉鎮企業,創造的價值,自然也算到他們的政績裏麵去,為幹部們下一步的晉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還有,就是工廠辦到村子裏,村裏的村民就有機會進入工廠裏當工人,增加家庭收入,為村裏減輕負擔。

    這裏不是純農產區,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就那麽點耕地,哪裏能用得上那麽多農民?

    打工潮已經在南方風起雲湧,好多北方的農民,也扔了鋤把子去南方打工掙錢了。

    可跑南方那麽遠的地方去掙錢,總不如就在自己家門口方便吧?就算掙的比南方少點,來回的路費也就省出來了。

    在城裏通往礦機的公路中間的地方,有個村子叫趙各莊,是個有一千多戶人家的大村。趙各莊東邊,挨著公路的村頭上,沿著公路建了一溜三排廠房。

    村裏建這些廠房,自然是看著別的村裏建廠房往外租掙錢了眼紅,他們也集資建廠房。

    可是,他們沒有經驗,建的廠房太大太長了,廠房建成一年多了,也沒有租出去。

    這時候的私企,嚴格了,還不能算工廠或者企業。基本是不知通過某種關係,搞到一個大企業產品的配套零件,弄一兩台設備,雇兩三個人加工零件,或者零件的某一部分。

    而大多數的時候,是根本不雇人,就是自己幹或者把自己的家人都叫來幹。

    這種生產單位,頂多也就算個生產作坊,有時候一間破屋,拉上三相電就行了。

    趙各莊搞這麽大的三個工房,誰肯租,又租的起呀?因此,工房蓋起來就一直閑著,把村委會幾個人給愁的。工房砸手裏去了,集資的錢還不上,別利息,就是本金都沒處淘換呀!

    像趙各莊這樣的情況,那個時候在許多村子裏都有。農民們那時候不知道工房應該搞什麽樣,四處求人,弄個圖紙來就開工,膽子夠大,無知無畏。

    美美一共選了三個地方供姚遠參考,還有其他比趙各莊更合適的,但姚遠選了趙各莊。

    因為他知道,這裏將來是這個城市工業開發區的所在,周邊的土地都會被變成工廠。而開發區內的工廠,是可以享受市裏製定的優惠政策的。

    當然了,這種先知一樣的話,姚遠是不敢對美美講的。

    三個工房正好,一個放機加設備,做機加車間,一個做鉚焊車間,一個做鉗工組裝車間。

    而且,三個工房都在外麵,帶著二層樓的辦公區,正好也可以把公司的職能機構,也設在這裏。

    稍微改造一下,把三個獨立的工房的院子都通開,隻留中間一個辦公區的樓下做生產管理機構辦公室,其餘做公司職能部門辦公室,一切就K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