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五章工匠精神(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928更新時間:2019-05-05 08:20:07

    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麵的內容。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

    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

    敬業是從業者基於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

    李忠信記得很清楚,中華民族曆來有“敬業樂群”“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

    所謂精益求精,是指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

    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能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是精益求精才獲得成功的。

    專注就是內心篤定而著眼於細節的耐心、執著、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大國工匠”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

    從中外實踐經驗來看,工匠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執著,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

    “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在一個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為“領頭羊”。

    在中國早就有“藝癡者技必良”的說法,如《莊子》中記載的遊刃有餘的“庖丁解牛”、《核舟記》中記載的奇巧人王叔遠等。

    “工匠精神”還包括著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

    古往今來,熱衷於創新和發明的工匠們一直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李忠信覺得,傳授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須具備的特質。

    這種特質的培養,隻能依賴於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這是現代的大工業的組織製度與操作流程無法承載的。

    “工匠精神”的傳承,依靠言傳身教地自然傳承,日本在這個方麵做的就十分好。

    之所以日本能夠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世界上少數的發達國家之一,工匠精神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次到iisjgkcg公司參觀以後,李忠信的感觸頗深。

    之前李忠信一直覺得,中國人,特別是黑省那邊的人,打心底有一種反日的傾向,他不準備把那些人送到日本這邊來學習,可是,通過到豐田汽車廠以及iisjgkcg公司這邊參觀完成以後,李忠信覺得,他之前的想法是不對的。

    搜狗閱讀網址: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