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師資(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54更新時間:2019-11-02 08:35:53

    學校校服的加工工廠,都是學校的一把手來定的,其中賺到的錢,有一部分就是學校一把手的提成,李忠信呢!想通過這樣的一種事情,杜絕這樣的一種情況。

    至於說希望工程那邊配備教師的這個事情,李忠信也是考慮再三的。國家正式工作的教師在這個時候十分缺乏,因為在這個時候,教師的待遇還沒有上來。

    教師從那種臭老九的地位攀升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像李忠信的母親,當初她的同學們就有很多人都說,當老師做什麽?一天當那麽個孩子王,還不賺什麽錢,都不如到下麵的紡織廠當一個女工。

    在學校教書是沒出息的一件事情,工資賺得少不說,還沒有那種福利分房,如果到企業,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夠分房。

    年代不同,在某一個時期,人們的想法真就是那個樣子的,李忠信母親在上班當教師的時候,她的同學們都對她進行了嘲諷,極力地勸說王雅清不要當教師,哪怕是到那個工廠當一個最普通的女工,也要比當老師賺得多。

    教師生活待遇,清末和民國時期相當微薄。1927年,高級小學教員,月薪高者銀圓5元,低者3元,初級小學教員,月薪高者3元,低者1元,教師講習所教員,月薪高者5元,低者3元(10元買小麥100公斤)。

    解放戰爭期間,人民政府辦的學校,教師待遇供給實物。小學教師每人每月平均小米50公斤、小麥10公斤、食油0.5公斤,每供給0.5公斤糧食隨燒柴1.5公斤。

    建國後,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與教師的社會地位同步提高。1952年工資實行工分製,月工資折人民幣26.41元。

    1956年改工分工資製為貨幣工資製,與1955年比中小學教師每人月工資平均提高10.98元。到1966年文革前,先後兩次為教師調整工資,福利待遇亦不斷增多。

    19771981年,中國分三次為中小學教師提高工資,一般的提2級,多者提3級,最少的提1級。

    1985年工資改革,優先給中小學教師增加工資(既有工齡工資,又有教齡津貼)。教職工每人月工資平均提高17.7元,專任教師提高20元以上。

    調資前,小學教師最高的月工資93.5元,最低的31元;中學教師最高的141.5元,最低的41元。

    調資後,小學教師最高的月工資127.5元,最低的50.5元;中學教師最高的166.5元,最低的62.5元。

    教師的地位呢!可以這樣說,是從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有了一些轉變,那個時候,如果不是教師有兩個假期,能夠在家裏麵帶帶孩子,很少有人喜歡找教師這個工作的女人結婚。

    當時很多人都說,學生那麽頑皮,每天教那些學生那麽累,還不如到南方去打工或者是下海經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