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科技文明(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64更新時間:2019-12-30 07:58:21

    然而,在中世紀的歐洲,禁欲主義和宗教主義統治一切,神學和經院學壟斷文化領域,整個歐洲都處於中世紀的黑暗之中.根本原因是由於書寫材料和印刷術的限製,文化信息的傳播極其困難,人民處於蒙昧之中而甘受統治.。

    並非人民不願接近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知識,而是沒有機會,就好像我們前麵所講到的,生產一本羊皮製的《聖經》需要300張羊皮,價格之昂貴是普通民眾所無法想象和接受的。

    因為這樣的一種情況,所以,那個時候,隻有極少數的僧侶才能讀書寫字,才能受高等教育,平民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同樣文藝複興在這時也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直到有了中國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之後,才為文藝複興提供了物質的可能性.

    在這之後,中國人發明了瓷器,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

    中國陶瓷開始向外輸出,經晚唐五代到宋初,達到了一個高潮。這一階段輸出的陶瓷品種有唐三彩、邢窯(包括定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彩繪瓷和橄欖釉青瓷(即廣東近海一帶的窯口生產的碗和作為儲藏容器的罐)。

    輸出的地區與國別有東北亞的朝鮮與日本;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南亞的斯裏蘭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亞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東非的肯尼亞和坦桑尼亞。

    那個時候,海上交通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從揚州或明州(今寧波)經朝鮮或直達日本的航線;二是從廣州出發、到東南亞各國,或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經斯裏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灣的航線。

    這一技術之後逐漸傳到波斯,由那裏經阿拉伯傳到意大利以及整個歐洲。

    到唐朝,中國科學家發明了火藥,並紀首次將其用於戰爭之中。在宋朝,中國科學家發明的指南針和活字印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再後來,中國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成為中國古代醫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可以說是活人無數。

    到此時為止,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時期,各種科技發明已經先後登上了曆史舞台。

    李忠信一直清楚,中國在古代的一些時間段,一直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現代西方世界所應用的許多發明都來自中國,中國是一個發明的國度。

    可是,由於從明代末期,中國對外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影響了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並使之處於相對停滯狀態。

    與此同時,歐洲成為現代科學的發源地,生產力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獲得迅速進展,中國逐漸拉大了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距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