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排頭兵(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76更新時間:2020-04-12 09:00:37

    李忠信在日本東京的時候也是吃過很多次大米,隻不過呢!李忠信對於日本大米的品質和口感,他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感覺,無論從香味,還是口感等等方麵,他都覺得不如中國東北這邊的大米。

    日本大米的口感嚴格來說比我們國家的很大一部分大米的口感都好,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南方地區的秈稻屬於高產水稻,稻米的口感較差。

    但是如果就此認為日本的稻米比中國大米的口感好就太片麵了。

    我們如果吃過日本大米,也吃過東北大米和我國其他地區的優質稻米,就會發現日本大米在口感上並無優勢,甚至還會稍遜一籌,所以說日本大米好吃,也隻是相對的,並無事實依據。

    最關鍵的是日本大米並不是都好吃,在日本也有高產大米,但是口感較差。

    按照李忠信對日本大米的了解,他知道,日本大米的曆史也算挺悠久的,大概應該是2000年前,日本開始種植大米,自此開啟了農耕為主的彌生時代,告別了漁獵為主的繩文時代。

    大米源自中國,經由海路陸路傳入日本,明治維新帶來的近代化,讓日本大米的種植引入了西方現代化的技術與管理,在遺傳學的理論上對於大米種子進行了改造,進入了日本大米豐產時代。

    戰後的日本快速經濟崛起時代,讓日本人不再滿足於豐產的大米,開始追求品質,70年代以來,隨著越光米、秋田小町等優質品種的培育,日本大米品質享譽全球。

    按照日本人的說法,日本大米主產區基本都是位於日本北部,三麵環山,一麵靠海的區域,山脈抵擋了冷空氣對於水稻的侵害。

    而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後即為最好的水資源,夏季的海洋冷空氣被山脈所擋,轉為暖風,同時造成晝夜溫差大,增加了大米的甜度。

    天然的雪水,與日本人長期保護完好的地下湧泉是日本大米最好的滋養品,隻有好水才能種出好的水稻,而水源的保護日本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從整體城市的幹淨度即可見一般,整個城市都是一塵不染。

    另外就是日本在汙水處理垃圾處理上的投入,汙水處理廠出來的水達到了可以養魚的級別。

    為什麽日本大米越來越好呢!這個主要是因為,在70年代後,日本走出了戰後經濟困難時期。兜裏都有點錢的日本人,都希望想要吃到更好的大米。

    日本人對米飯的熱愛,遠超人們的想象,在日本,所有不以米飯為結尾的飯局,都是耍流氓,正是因為這樣,日本大米越來越追求品質和口感,大米也越種植越好。

    因為有了買方市場,因為人們有足夠多的需求,所以,日本的大米才會有如此強力的發展,這個事情基本上是相輔相成的一件事情。

    李忠信深信,中國人一旦對大米的品質有了要求,那麽,中國的品質大米絕對會很快發展起來,甚至能夠快速走向世界,而忠信公司,就要做這樣的一個排頭兵。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