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三章 三日後的突圍(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6834更新時間:2021-02-17 18:29:42

    第二日斥候回報,島津家的主力似乎沒有走同個方向而是散開成很多隊伍,懷疑是兵分數路各自前往薩摩、大隅、日向救場。具體情況還不明確。

    對此平手汎秀決定置之不理,專心解決眼前問題。

    反正已經通知了各方別動隊小心謹慎,這年頭又沒有電台無法遙控指揮,擔心也是無用。

    經過一日試探,在射擊掩護下,兩支旗本番隊曾經攻到了人吉城下,險些突破外丸,不過最終白刃肉搏失利被擋了回來。

    作戰之中大約有一千名守軍出現,其中帶甲武士的比例五成左右,鐵炮數量統計下來則是三百。那麽按照慣例估計城內總戰力應當在兩千到三千之間。

    有幾名武將聲稱親眼看到島津義弘出現在城頭指揮。身形相貌、聲調音量、甲胄形製、旗幟馬印全部對得上,就是那個被九州人稱作“摩支力天在世”的猛人,而且看氣場就覺得不會是影武者。

    這引起了平手汎秀的一定興趣。

    不管對方是出於什麽目的什麽原因,突然改變作戰方案,那都無關緊要。現在隻需要知道,島津四兄弟當中凶名最盛的家夥已經是甕中之鱉,就足夠了!

    無論死活,拿下這廝,便可震撼整個九州島。

    於是平手內府大人命役夫建了土木高台,隔著千餘步遠,拿望遠鏡觀看戰局,想知道那“鬼石曼子”究竟本事怎麽樣。

    靜觀一日,發現果然不同凡響。

    須知十六世紀扶桑國內的軍事科技還是不太發達的,《雜兵物語》尚未問世,大部分人還意識不到陣型和兵種配合的重要性。許多沒經驗的武將受了《平家物語》和《太平記》之類文學作品的影響,隻知一味推崇個人勇力,結果上了戰場就是無腦萬歲衝鋒的場麵。

    包括甲斐武田、越後上杉、近江淺井之類以戰力聞名的大名,也僅僅隻是上層指揮官具有一定戰略戰術意識,底層將士依然是豬突猛進為主,勇氣可嘉,紀律不足。

    比較尷尬的是,受限於裝備技術與組織度的不足,講究軍法陣型井然有序的一方,未必就肯定打得過不管三七二十一萬歲衝鋒的一方。這種例子在戰國時期可不算少!該說是“時代的局限性”,或者說“曆史總是螺旋上升發展的”。

    豬突猛進的封建武士要隨著火器的發展與推廣,以及軍隊的逐步職業化,才逐漸淘汰。

    島津義弘曆來是個悍勇凶惡的形象,原以為也是那種“傳統武士”畫風,孰料其麾下部隊表現得十分有紀律性。

    外麵槍炮齊鳴,發出震耳欲聾地動山搖的聲音,粗大彈丸打在石壁瓦礫上,砸出一個個大小坑洞,晃得碎渣子不斷往下掉,但城內的守軍非常按捺得住,都好好藏在工事後麵一動不動,仿佛牆垣後麵根本沒有人似的。

    但攻方的精銳士兵企圖利用掩護接近之時,牆後就忽然就有了眾多的人影,在三十到五十的距離之上,依托著障礙物進行射擊。

    好不容易有人衝到跟前,架了梯子準備登城,立即又有持著冷兵器的守軍變戲法般出現城垛處,揮著長槍大刀抵擋入侵者。前麵的被砍死被射死了,後麵二話不說立即有人跟上補充,保持不出現缺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