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2/2)

作者:夜深字數:4250更新時間:2020-10-11 10:13:53

    綜觀前明時期,除太祖朱元璋和朱棣外,有過親征的皇帝隻有兩人(不包括宣德皇帝,因為他出征時僅是皇太孫)。這兩個皇帝其中一位是英宗,但是英宗親征帶給大明的不是榮耀,而是無法抹去的恥辱。

    土木堡一戰,皇帝被瓦刺俘虜,大明差一點兒就亡於他的手中。假如不是於謙力挽狂瀾,另立新皇死守北京城的話,恐怕大明就同北宋一般結果。

    至於另外一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宗朱厚照了,這位皇帝行為荒誕之極,可稱為皇帝中的奇葩。那一次親征同小王子打了一仗,這一仗雖然勝了,可在曆史上卻沒留下什麽好名聲,而且在後世的評價也僅隻是個荒唐天子的稱呼。

    鄔思道覺得,朱怡成作為中興之主,那麽太子就應該是守成之君,對於軍事可知卻不可如朱怡成那樣親自上陣。何況,自大明複興後,朱怡成稱帝就再也沒親自帶兵出戰過,坐鎮中樞,運籌帷幄,這才是天子氣象。

    除去太子,對於其他皇子的服役,鄔思道更是反對。在鄔思道看來,太子和皇子雖然是兄弟,但在皇位麵前天家哪裏有什麽親情可言?遠的不去說,僅僅是最近的吧,滿清皇帝康熙的幾個兒子不就是為了大位展開爭奪麽?明槍暗箭,陰謀詭計,無所不用。

    就算朱怡成認為按照祖製供養藩王這條路行不同,為避免造成前麵宗室龐大,國力消耗的問題,朱怡成決定改製宗室,令其自食其力也無需讓皇子入軍中服役啊!

    兵者,重器也!如何能交於他人之手?一旦有皇子在軍中威望甚高,卻起異心,這對於大明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難道朱怡成想見到現在的大明在多年之後再來一次靖難之役不成?

    所以鄔思道覺得對於普通皇子的教育當施之以仁義道德文章,或者教以明算明法,令其學有所用即可,但入軍中服役卻是萬萬不可。

    對於這點,鄔思道曾經私下建議過朱怡成,並提出了他的看法。可不知道怎麽回事,朱怡成卻始終都未表態,從他這種態度來看朱怡成對於鄔思道的勸說有些不以為然,這讓鄔思道心中隱隱不安。

    不過說這事還早,畢竟作為皇長子的太子朱伯?才年僅六歲,而其他皇子最大的也不過五歲而已。按照朱怡成的安排,皇子入軍中服役起碼也要十年之後。

    對此鄔思道隻能慢慢勸說,同時好生培養太子,不過令鄔思道欣慰的是太子朱伯?是個很不錯的學生,假以時日,朱伯?定能壓得住陣腳,成為合格的皇帝。

    微笑著問著朱伯?話,耳邊聽著朱伯?清脆的回答,鄔思道心中已有打算,趁此北上的大好機會單獨教導朱伯?,讓他更好的了解未來即將掌握的這個大明究竟是什麽樣。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