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2/2)

作者:夜深字數:5668更新時間:2021-03-01 12:04:28

    而且8000騎兵,這數量看起來似乎不少,可實際上真正能騎兵作戰的並不多,另外一萬步軍在蒙古草原展開攻勢,其中意外性也極大。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已從冷兵器時代向火器時代轉變,大明軍隊之所以銳利,那是因為擁有大量的火器配備和嚴格訓練。可火器也不是萬能的,如在神州作戰,火器自然能發揮優勢,但在廣闊的草原作戰,再加上地形不熟,大明的戰鬥力必然會打上折扣。

    尤其是草原的天氣變化莫測,一旦風雨交加,對於大明軍隊的陣列和火器使用影響也是極大的。所以董大山有些擔憂馬功成這一部是否能夠真正起到牽製蒙古和清軍的作用,一旦敵人僅分出一部分兵力同馬功成周旋,而其主力援救遼東的話,這種情況並非沒有可能。

    當即,董大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對於他的憂慮,在場中人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皇爺,馬帥的牽製雖然聽起來不錯,可蒙古之地廣闊,敵軍騎兵來去如風,當年漢武時期,漢軍同匈奴作戰,起初一直未能盡其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直到後來冠軍侯橫空出世,這才扭轉了漢匈局勢。”

    說到這,董大山又道:“永樂年間,我大明也曾多次北擊蒙古,但每次雖得大勝,卻未能盡其功,那些蒙古人見我明軍所至望風而逃,而我明軍走後卻又安然回歸,要解決蒙古並非那麽容易,以其牽製同樣如此,所以臣以為馬帥那邊不要報有太大希望,隻令其為偏師,為遼東方向減輕壓力即可。”

    董大山的話讓朱怡成表示認可,當即點頭讚同。這些情況朱怡成心裏也是清楚的,同時讓莊岩進一步對牽製蒙古的方案做出調整,以盡力做到完善。

    議到這裏,關於遼東的大方向已議的差不多了,這時候朱怡成注意到一直未說話的陳五顯,見到神色躍躍欲試的樣子,頓時笑問:“陳卿可有什麽想法?今日議事諸位暢所欲言,不必拘謹。”

    陳五顯聽著頓時咧嘴笑道:“臣並無想法,皇爺知道臣的斤量,這些年來臣隻是想為皇爺,為我大明做些事而已,如今皇爺肯用臣,臣隻願在董帥麾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具體的一切聽任皇爺和董帥安排。”

    聽到陳五顯這麽說,在場眾人都不由得笑了起來。要說起陳五顯,這位當年的風雲人物也算是朝中老臣了,當初陳五顯在福建起義軍同滿清作戰,可是聲振天下,而之後兵敗投靠大明,朱怡成對他也是頗為照顧,不僅給了高官厚祿,甚至在之前福建案中更是重用於他,福建案後陳五顯立下功勞,以此報答朱怡成的恩德。

    不過,因為陳五顯這人雖然資格老,地位高,但實際上真正的軍事能力並不強,所以他在軍中甚至朝中的地位有些尷尬。

    福建案後,陳五顯就在五軍都督府掛職,卻沒有實際領兵作戰的機會。等朱怡成北遷京師後,重建京營,陳五顯這才撈著機會在京營領了一份差。

    雖說陳五顯在京營擔任了實際軍職,而且他的軍銜也是上將,再加上這一次封爵他是一等侯的爵位,但其位雖高,卻隻是林建章的副手,主要負責京營的訓練和後勤工作。

    對此,陳五顯早就憋的慌了,這一年多來在京營無所事事,所以當得知朱怡成準備讓董大山率領京營精銳去遼東打仗的時候,陳五顯哪裏按捺得住?當即主動請纓要求上戰場為國效力,朱怡成得知後念在陳五顯的功勞和忠心份上同意了此事,這才有今日陳五顯在武英殿參議議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