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642更新時間:2019-12-07 08:09:01

    張孝純在他家中看到了兩個商販,還有一桌已經準備好卻尚未開動的飯菜。

    卻真的是趕上了好時候,碰到了兩個前來交易的熟戶。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鬆柏鄉雖然沒有什麽出名的特產,但周遭山嶺密布,山民百姓除了種地為生外,也總能收取些山貨。從野雞野兔到一些藥材和鬆菇、黃花菜、銀杏、銀耳、木耳等,什麽都有。

    他們就用這些給外界換取鹽油醬醋,針頭線腦,布匹蠟燭燈油什麽的。

    生而為人,很多東西都是自身山寨不能出產的,那都需要與外界交流。這在一些人的眼中那可不就是一門生意麽?

    從初開始的貨郎,到後來大家熟悉後的朋友。常年累月積累的信任,叫兩邊在某種意義上達成共識。

    一邊需要方便省力的交通內外,沒人想為了買斤鹽巴、買兩根針就拖著雙腿奔波數十裏山路;一邊得益於貨源和低廉的價格,還有那固定的銷售市場,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統銷統購了。

    出現在張孝純麵前的這倆商人那就是做這種辛苦買賣的小商販。

    他們從山外購入鹽巴、布匹、醬醋、針頭線腦等山民們所需要的東西,用以貨易貨的模式,以相對低廉一些的價格從山民手中收購他們是產出,拿到山外自然是有利可圖。

    張孝純立刻就來了興趣,不但招呼二人上桌陪坐,還主動向兩人詢問起了交易細節。這裏百姓的日子是不是更好過了,這倆商販應該更有體會。

    雖然商販口中的話隻能算是片麵之詞,但匯合了這村落中百姓們的自述,還有鬆柏鄉上報的耕地清丈數據和新增梯田數量,那顯然是能叫呀看清一些真東西的。

    民間的生計究竟是好轉了,還是變得更壞了,這可不僅關乎到新皇的新政推行,更關係的趙宋的江山社稷。

    “事實勝於雄辯啊。”

    當夜色來臨,張孝純合衣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的無法入睡。床頭隻點著一盞油燈,不遠的書案上放著一下午得來的統計資料和各家各戶的詳盡數據,都已經被他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多遍了。不得不承認,民生真的是在逐漸好轉。

    今年還隻是一個基礎,等到明年梯田也紛紛投入生產了,各家各戶百姓們的日子隻會更好。

    張孝純按理說應該滿是大喜才是,但他現在一次次的翻來覆去。可見這人心中還並沒有對新法真的徹底信服,同樣也說明他並沒有對如今龍椅上的趙構徹底信服。

    這就跟很多為新朝效力的文官們一樣,都是‘被逼無奈’的。哪怕這‘逼迫’他們的不止有趙構的赫赫武功,更有他們放不下的私欲,割舍不掉的官位和權柄。

    無奈何,這就是眼下趙宋官場上很多文官們的心聲。趙構手下的遺老遺少太多了。他們一邊把身子對著趙構順從的跪下磕頭,另一邊在心裏在骨子裏卻又對趙構的理念很不認同。

    身與心的不統一,現實與理念的相違背,反映出的真實一幕就是如眼下的張孝純一樣。

    他下到諸城來搞調研,那最真實的原因是為了更深刻的理解新法,以便日後好能更進一步。但看到新法已經產生了作用後,自己內心裏卻又生出了一股接著一股的不爽來。

    這種滋味也並非是好受的。然而割舍不了私心雜欲的他們,就也隻能在趙構的製度下乖乖的為趙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如此大環境,短時間裏是無法改變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