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 下(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250更新時間:2020-04-13 23:52:08

    就算是趙構把九原當做包頭來看待,他也不可能立馬就把之變作一個經濟繁榮的區域經濟重心城池。這裏乍然一看,人都會以為趙宋看重的更多是地利。

    北近陰山,南瀕黃河,西接戈壁,東聯大同。

    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九原城在地理地形上有著對抗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巨大價值。

    掌控此地,依靠著河套平原之利,屯駐一支大軍,就能震懾陰山南北。

    一旦有草原有變,戰事暴起,這裏的兵馬在很短時間裏就能跨越陰山,直入漠南腹地。

    如此,九原城內光兵馬就囤聚了近萬人。以至於到現在,這城內外的百姓(移民)比之軍兵也多不出幾個來。

    當然了,除了移民和駐軍之外,這裏還有很多的草原來客,因為九原城是諸多趙宋新開辟的貿易地之一。那城外的貿易區,占地之大比之九原城也隻大不小,每日裏都人來人往,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而這些個在貿易區裏進進出出的草原之民,那幾乎大半的人都已然拜倒在佛道的膝蓋之下。

    原因很簡單,他們跟漢人商戶的接觸最多,受影響最大!

    加之能‘走’出部族的人,本就是部落的高層或是高層的隨扈,前者更容易開化,他們腦子多靈活,知道該怎麽“表演”才能與趙宋把關係走的更近。

    而他們的那些隨扈們,則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九原城南就建著一座道觀。

    規模不大,把前庭後院都算上去,也不過是個三進的宅子。廂房十幾間,道士道童七八個,放在中原這絕對是一個小道觀。

    院落用料也很簡單,內裏不少門窗都是原木,而未刷著漆。

    可這並不意外著道人們的小日子就過的清苦。

    事實上,他們非但不清苦,小日子活的比九原城的駐軍們都要滋潤。

    每到初一十五,每到三清聖誕、祖師聖誕這些節日,都有大把的善男信女捧著各種的香火錢送過來。

    那當中價值高昂的如成群的牛羊或草原上的駿馬,低廉者若毛氈與羊皮。

    但不管價高價低,一切在乘以某個相當巨大的積數之後,那都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不要說是七八個道士道童,觀主就是把手下的“兵”擴大十倍,那也是能輕鬆承受的。

    誰叫九原城是個貿易地呢?

    他們的香火不旺盛都沒道理。

    那些前來上香拜神的草原之民,很多還是部落的貴人,常常絡繹不絕而來不說,不少人可是真虔誠。

    原因就這道觀的觀主,乃是一個裝神弄鬼的好手。

    在初來乍到時,搶在競爭對手的前麵——大光頭,表演了一招“香燭自燃”的好戲,一下子就蒙來了不少草原信徒,就連九原城內的軍民都有不少人把之敬畏。

    但事實呢?這不過是佛道兩家糊弄人的江湖把戲罷了。

    什麽香燭自燃,什麽白紙血印,還有手下油鍋、神仙賜福等等,那隻是個套路。

    可就是這些裝神弄鬼的鬼把戲,卻在佛道傳法弘法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也給了趙構一意外之喜!

    這要是能在信仰上對草原之民予以同化,那就太美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