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540更新時間:2020-12-08 08:19:19

    徐家是當年朱由棟做太孫的時候,被李國助洗劫了一次後就迅速背棄東林黨投靠過來的。三十多年下來,徐家和皇室的生意牽扯得極深。對徐家的老底有多少,朱由棟心裏還是清楚。所以,在看到徐本固如此表態後,他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轉向了山西商會的代表,楊博的子孫楊彥明。

    “皇上,我們山西商會的行商業務,主要是將內地的貨物賣到草原,再把草原的東西賣到內地。最近二十多年來,隨著蒙古草原上各類毛衣廠、肉類罐頭廠、奶粉廠的大批興建,我們山西商會是得到了很多好處的。但是最近三年多的戰爭,一方麵是東南沿海各省的生產縮減,這生產少了,蒸汽機開動就少,我們山西商會掌控下的幾個大型煤礦產能自然顯得過剩。一方麵是內地的消費受到抑製,買毛衣、肉罐頭和奶粉的人少了,我們的行商業務也受到很大影響。從去年開始,商會下麵的二十八家公司,有二十五家出現了虧損……當然,正如徐老板所言,我們山西人也清楚得很,若不是皇上掃平蒙古和新疆,我們山西商會哪有今天的規模。所以,草民今天鬥膽替山西商會的四家大股東表個態,隻要皇上有需要,兩千三百萬銀元的資金,可以供皇上使用。”

    “皇上。”閩浙商會的代表黃繼宗苦笑著站起身來:“福建、浙江的商人主要是走海貿。而前幾年海貿斷絕,這,草民打理的商會,破產率是四大商會裏最高的。如果皇上需要資金……草民大致估算了一下,閩浙商會最多能夠拿出七百萬。”

    “皇上。”蜀王係的旁支子弟,四川(西南)商會的代表朱平樟最後一個起身:“四川商會的主要業務是從雲南走緬甸,然後直通印度。西賊入寇印度後,對我們的損害是最大的。因為,我四川商會即便在朝廷拿下印度之前,就已經靠著緬甸這條商路做印度的生意了。而現在……”他淒慘的把手一攤:“一千萬,這是四川商會現在能夠調出的最大流動資金數。這筆錢調出來後,但有風吹草動,是怎麽都周轉不開了。”

    “嗯……”四大商會的首腦報上自己的家底後,這數字,基本和皇家銀行、財政部以及錦衣衛估算的數字差不多。朱由棟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你們這些家夥也太小看朕了啊。朕現在是窮了一點,但還不至於逮著人到處化緣打秋風啊。

    “今天把你們四人叫到一起,除了讓你們看看我大明第一座發電廠落成之外,也是要跟你們一起討論一下,如何重振我大明的經濟。

    在朕看來,所謂經濟,最基礎就是生產和消費。這其中,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如果沒有消費,生產自然會受到抑製。

    在以前,我大明不光有印度這個人口超過一億,購買力也相當強的大市場。還可以在印度洋、東南亞直接和歐洲人做生意。歐洲那塊地方,對我大明的絲瓷茶需求極大,每年大量得買進,足以保證我大明有足夠的貿易順差。如此,消費市場有了保證,我大明國內就能全力生產。工人們有了較高的工資,國內消費就有了保證……這樣就是良性循環。

    但是現在嘛,雖然我們把西賊趕出了南洋,恢複了南洋的海貿。可是光南洋一地的市場,比起我們失去的印度、歐洲市場還是差了很多的。因此,朕以為,要重振經濟,除了進一步深挖南洋市場,開發美洲市場外。最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擴大我大明本土的內需。”

    “呃,皇上,草民等也認識到,短期內,印度和歐洲的市場是回不來了。南洋、日本、福國、桂國等地的市場,也就是那樣。而美洲,實在是太遠了。所以,擴大內需,是唯一可行之路。但是敢問皇上,如何擴大內需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