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6章,老紙老絹(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914更新時間:2021-07-31 23:39:22

    沈瑜點了點頭:“大家都知道博物館裏麵的藏品是真品,所以,做一點修補也不影響文化價值。”

    徐老師說:“沒錯,就是這道理。我們選擇修補的材料,不看新舊,就隻看效果如何。好的材料,能讓作品維持的久一點。其實,修補能夠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是維持幾十年。一些作品,每或二三十年,就要重新修補一下,包括一些材料不好的油畫。”

    沈瑜聽到這裏,大概明白徐老師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這裏用修補材料,基本都是新材料,是符合修補要求的材料。

    徐老師又拿出一個封口袋:“你看,這就是我收集到的老紙、老絹的邊角料,為什麽會留收藏這些?因為一些社會上的藏家朋友,買了字畫之後,作品上有缺損,也會來請我給修補,比如說這張。”

    他指著工作台上那張破損的畫:“這張畫,就要盡量用老一點的紙和絹去修補它。畢竟人家還要指著它保值。你明白這兩者的區別了?”

    沈瑜說:“我明白大概的區別了。”他心裏明白,在這裏是找不到什麽合適的材料了。

    徐老師說的:“如果你想了解或收集這些老紙,是很難一蹴而就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存有大量的老紙,老絹。”

    他指著身後的那一排架子,“這些修補材料,都是我在二三十年間,慢慢收集起來的。如果你想學修複,隻能在平時多留心,偶爾碰到一點兒,就把它收集起來。”

    沈瑜說道:“謝謝您指點。”

    徐老師說:“不用客氣。你如果有興趣啊,咱們多交流。”

    他又拿出另外的一個箱子:“剛才咱們看的是畫紙的部分,你看這幾片。”

    沈瑜看到這裏麵是紡織品,應該是綾錦,有不同的形狀與花紋。

    徐老師說:“這裏麵的,就是裝裱的材料,也有新舊的區別。有的時候,一些仿古做舊的畫,為了逼真,會用老的裝裱材料。

    在過去仿畫的行業裏,一些人會準備全套的老材料,讓人很難看出破綻,現在已經很難做到。

    另外,有一些畫家、書法家喜歡用老紙。存世的老紙被逐漸消耗,已經很難買到了。”

    徐老師拿出其中一片老舊的綾錦片,“你看,這是一張老的姑蘇仿畫的裝裱材料。那張畫已經徹底壞了,沒法修複,但是,我把裝裱材料留了下來。畫雖然是假的,但是裝裱材料是老的。”

    沈瑜聽到徐老師的這番話,突然有了一點想法。但是,想法不完整,他隻能繼續聽著徐老師的講解。

    徐老師非常健談,一談就談了很多。

    眼看到了中午,於老師說:“小沈今天剛來,我打算找個地方,給他接風,老徐你也來,咱們喝兩口。”

    徐老師搖頭:“我就不去了,這張畫還要繼續修補。”

    於老師把沈瑜帶來的禮物,拿了一些轉贈給徐老師。

    沈瑜跟著於老師離開工作室。

    於老師問到:“怎麽樣,聽明白了。”

    沈瑜點頭:“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於老師說:“五六十年的老紙,已經當做古董在賣了,上百年的吃,更難遇到。前不久有一次拍賣會,20年的宣紙,也開始拍賣了。”

    沈瑜說:“隻能等機會,或許能遇到老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