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4章,董明吃癟,道光粉彩杯(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924更新時間:2022-03-08 23:01:24

    他笑著說道:“趙董您好。曲老師您好……”

    等沈瑜打過招呼,趙馳說道:“沈總,咱們就別客氣了,聽說你又送來了古玩,我就趕緊過來長見識。”他又給沈瑜介紹了同來的另外兩位鑒定師。

    “辛苦幾位老師,先去我那兒喝茶。”

    沈瑜請曾經理幾人進屋坐下。

    幾個人進入客廳,就看到了幾件瓷器和掛屏。

    “沈總,我們先看看物件?”

    “您幾位請。”沈瑜見他們要先看東西,就開始泡茶等待。

    曲老師和一位同事負責鑒定瓷器,簡老師和負責鑒定雜項的老師查看掛瓶。

    趙馳和曾經理看了一圈,就被沈瑜請過去喝茶聊天,等待結果。

    由於曲老師已經提前看過送拍的瓷器資料,做了充分準備。所以,兩人很快完成了鑒定。

    等他們喝了一口茶,曾經理問道:“二位老師,沈總的瓷器?”

    曲老師和同事對視一眼,開口說道:“我先說道光時期的杯子。

    小沈收藏的一對杯子,是清道光粉彩梅花詩文杯,有“道光庚戌行有恒堂製”九字三行楷書款,典型的官窯瓷器風格。估價30萬~50萬。”

    趙馳問道:“曲老師,這件瓷器的款識,為什麽不是官窯常用款識?”

    曲老師征得沈瑜同意,將杯子取來,指著底款說道:“這是礬紅彩書—道光庚戌(1850年)行有恒堂製,九字三行楷書款。庚戌年是1850年。行有恒堂的主人為載銓,是道鹹時期盛名一時的皇室收藏大家,所藏富且精,尤嗜於造辦處定製竹木牙角石玉類文房件及瓷器,並以“行有恒堂”、“定府清玩”、“行有恒堂主人製”等銘文或鈐印作記。所製器物技藝嫻熟,皆為佳品,帶有宮廷禦用風格。

    曾經理看著杯子,對另一位鑒定師說:“這種瓷器,不是官窯瓷器吧?價格~?”

    鑒定師說:“這不算是標準官窯,但是製作精良,保存完好,你看,敞口,深腹,圈足。杯外壁以粉彩繪枝頭梅花,用彩淡雅,給人以舒芳香幽之感。花間留白以墨彩書題詩,表現了梅花之傲骨之風,詩畫相融,正恰如其分,可看出用瓷主人之高雅品味。曲老師給出的估價不高。”

    沈瑜聽兩位鑒定師的評價比較公正就沒有說話。這幾件道光瓷器,是用修複空間修複好的瓷器。

    曲老師轉身,指著一隻方瓶說道:“這件瓷器不得了,清道光釉裏紅漁樵耕讀圖方瓶,底落“大清道光年製”六字青花篆書款。我給它的估價是120萬~150萬。”

    “啊?”

    “這麽高?”趙馳和曾經理均感詫異。

    另一位鑒定師則是點頭,表示同意曲老師的估價。

    “道光時期的瓷器,形製也不特殊,為什麽?”趙馳問道。他和曾經理見過許多昂貴的瓷器,無論多貴的價格,也不會讓他們覺得奇怪。他們詫異的是,道光的瓷器這麽貴。

    曲老師對沈瑜說:“小沈,你說說?”

    沈瑜說道:“我不方便評價,聽二位老師的意見。”

    曲老師說:“咱們先看瓷器自身的水平。此瓶高30.8厘米,整體呈四方形,盤口,束頸,鼓腹,圈足外撇。瓶外壁以釉裏紅裝飾,通景繪漁樵耕讀山水圖,足牆飾一圈回紋。筆觸硬朗灑脫,通景山水,意蘊悠長,釉裏紅發色鮮豔,堪稱道光時期山水題材的經典之作。”

    曾經理點了點頭,心理想的是,這個理由似乎沒什麽說服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