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63章,殘缺的唐代造像(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278更新時間:2023-01-05 22:34:56

    他從文件袋裏取出資料,示意沈瑜可以看。

    沈瑜把資料在辦公桌上擺開。這些資料分成三份。

    第一份的圖片是一個殘缺的造像。應該是漢白玉材料的佛像,可惜餘下軀幹。

    第二份資料的圖片是一個石雕佛頭。

    第三份資料的圖片一個鑄鐵的佛像。

    沈瑜掃了一眼,選了第一份資料開始仔細辨認。

    這尊雕刻精美的巨型漢白玉佛像軀幹,資料中注明,剩餘部分高122.8厘米。根據現在的研究7波段,佛像,製造時間可能是7-8世紀晚期,也就是唐代早期。

    這尊坐在分層的蓮花底座上,在一個八邊形的蓮花底座之上,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內。右臂現在不見了,可能是結手印。健碩、直立的軀幹穿著長袍。袈裟披在左肩上,褶皺堆積在蓮花座上,一直延伸到前部。圖片上的佛像還配有木質基座。

    沈瑜格外注意到,雙蓮花基座是分層的,最下層的是八角形,最頂部的蓮花座以開放的蓮花的形式出現。逐漸收縮的蓮花座中央部分,連接著從八角形基座到圓形頂部的過渡。最上最下兩層的直徑最大,中間逐漸縮小,使整個底座形成了一個沙漏的形狀。

    他看完幾張照片,對那些缺失的部分,也有了猜測。

    這尊坐在雙蓮基座上的佛陀,可能正在講經。佛陀采取一種經典的瑜伽姿勢,佛陀所穿的僧袍,排列起來蓋住了左肩,這些藝術風格都能佐證一些判斷。

    沈瑜看過這份資料看過之後,仔細的收起來,對劉強原問道:“劉老師,這份資料中注明,這是唐代的造像,您的單位派人去鑒定過嗎?”

    劉強原說:“我們已經派人看過,也請人確認過,這尊造像的交易記錄,應該沒有問題。”

    沈瑜問道:“貴館對於那些缺失的部分,是如何判斷的?”

    劉強原想了一會兒,說道:“最早,為這尊佛像的手勢是觸地印,又稱為“降魔印”跏趺坐姿,右手下垂於膝前,掌心向內。後來分析,這種說法不能成立。

    曆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是坐著的,他的左手放在膝上,手掌向上,他的右手伸到他的右膝上觸摸大地,經典文獻清楚地表明佛陀用右手觸摸大地。

    如果失蹤的右臂是在捏無畏法印而舉起,那麽左手放在膝蓋上可能是與願印。

    此外,如果右臂展示無畏印,那麽,這座造像很可能就是釋迦牟尼或阿彌陀佛。例如,麥積山的一尊西魏時期的造像,就是左手施與願印,右手結無畏印。

    當然,因為雕塑缺乏識別銘文,它的右臂和任何明顯的肖像屬性都缺失這尊佛像的確切身份很可能仍然是一個謎。”

    沈瑜聽完劉強原的論述,問道:“我明白了。貴館是想按照現在的判斷去購買,估價大概是多少?”

    劉強原說道:“參考同類造像當前的市場價格,理想的購買價格是30萬~40萬美刀。”

    沈瑜沉默片刻後,說道:“先不說對方是否願意出售。即便想出售,這個價格恐怕很難買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