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69章,百萬美刀的攝影作品(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708更新時間:2023-01-08 21:01:49

    此外,他對於那位馬尾辮攤主,用種種攝影技術名詞來忽悠自己,一直耿耿於懷。

    所以,在研究古斯塔夫·勒·格雷作品的時候,也盡量了解當時的攝影技術。

    古斯塔夫·勒·格雷從小立誌成為一名藝術家。他開始學習繪畫,與夏爾·內格爾、亨利·勒·賽克、羅傑·芬頓一起,師從保羅·德拉羅什,到1847年格雷決定發展攝影事業。

    沈瑜在看這段資料的時候,發現在19世紀40年代,勒·格雷才真正開始接觸攝影這種全新的媒介。讓藝術家由繪畫轉到攝影的原因,是什麽?

    沈瑜根據資料判斷,一方麵因為攝影的技術性逐漸被完善,其比肖像繪畫的優勢更加凸顯;另一方麵則因為繪畫很大程度是個靠天吃飯的行當,想要在眾多才華橫溢的畫家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顯然,勒·格雷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具備成為偉大畫家的潛質。他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攝影當中,不僅對紙基負片充滿了好奇,而且對化學成像的原理機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直接促使他在1849年發明了幹蠟紙工藝,在1850年,他已經利用蛋清使感光乳劑黏附在玻璃板上,蛋清玻璃攝影法(又稱為濕版攝影)拍攝,同年他製作了他的第一批銀版照片。1850年,他在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大膽且正確地斷言“攝影的整個未來都在紙上。

    古斯塔夫格雷在藝術和技術上的真正貢獻是他對卡羅攝影法的改進。他進一步改進了卡羅式攝影法存在的問題,這項技術也被19世紀中期很多重要的攝影師所采用。

    沈瑜記下了這位藝術家有的重要影響,改進了其兩位前輩配方且證明其本人頗具天賦。

    因為勒·格雷除了發明了幹蠟紙工藝,也設計過一套火棉膠濕版工藝,並在1849年及之後的5年時間裏,使用火棉膠工藝在巴厘郊區的楓丹白露拍攝了大量風光作品,包括天空中變化的雲彩、賽特港海邊風光。

    更厲害的是,他掌握的金氯上色法,使得陰影中損失的細節得以重見天日,通過這種方法,他將風光攝影作品升華成了藝術品。這些品質出眾的銀鹽和蛋白印相工藝作品展現了其在運用光線方麵的超群能力,在當時獲得了極高的讚譽,甚至在1855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

    由於對顯影技術的深刻理解,使得他能做出那個時代最漂亮的作品。

    沈瑜在欣賞古斯塔夫·格雷其他作品的時候,發現,藝術家能在攝影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地位,不僅僅是他那超越時代的顯影理論和技術。而是其超前的思維,他最先意識到攝影不隻是一個簡單的化學處理和複製的過程,它是一門真正的藝術。

    古斯塔夫格雷最著名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856年至1858年這一時期,很多評論家對他的海景作品十分推崇。

    沈瑜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事情。

    由於當時攝影材料的限製,很難在一張照片中同時捕捉大海和天空。格雷用了兩張底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張用來拍攝海洋,一張用來記錄天空,最終將兩張底片結合實現畫麵的完整性。

    總而言之,古斯塔夫·勒·格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一位創新攝影技術方法的充滿想法的藝術家。

    沈瑜看完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大概理解了遊戲對這幅作品估價高的原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