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03章,取舍,行爐香薰(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492更新時間:2023-01-28 14:47:16

    這批十棱官窯洗俱用五根支釘窯燒而成,故足底釉麵有五個相應的支釘痕。

    貴國南方的博物院,珍藏了一例十棱官窯洗,其底部有六個支釘痕,與這件如出一轍。首都博物館珍藏一例近似的六棱洗。大維德爵士曾珍藏三件八棱官窯洗,均有六個支釘痕。

    我認為,這件瓷器的價格應該在200萬~300美刀。”

    沈瑜聽到這阿爾傑如數家珍一般,說起現存於世的南宋官窯洗,暗暗吃驚,可見此人對這類瓷器的研究非常深入。

    他試探著問道:“我出錢補足多出的部分,怎樣?”

    阿爾傑搖頭說道:“很抱歉。這也是我非常喜愛的珍藏,我還不想賣掉它。就如同你喜歡花國古玩一樣。您可以繼續選,找能夠補足差價的物品?我們時間充足。”

    說吧,將官窯洗放回了原位。

    沈瑜看到阿爾傑如此堅決的拒絕,也隻能作罷,然後繼續挑選。

    阿爾傑看他似乎難以選擇,便拿出了一個藍釉開光粉彩的瓷壺。這件瓷器的銅鎏金壺口和執柄以及底座都是後配的。

    “沈先生,您看看這件瓷壺怎麽樣?因為沒有款識,我一直無法確定這是什麽時期的。”

    沈瑜拿過執壺看了一遍,說道:“這件執壺的原本應該是一個瓷瓶。大概是17世紀中後期,也就是華國康熙時期的粉彩瓷器。後來加裝了手柄,手柄連接壺口和底座,成了一把執壺。大概是18世紀中期進行的改造。這件古玩的價值大概是10萬美刀左右。”

    阿爾傑說道:“謝謝。”他明白這是沈瑜拒絕選這件。

    不久,沈瑜在第二排展示櫃裏找到了一件帶有長直柄的銅鎏金的香爐。

    他經過允許,取出香爐。

    爐蓋子頂端為寶珠形鈕,蓋的上段部分為飛鳥紋,下段部分為雲紋鏤空透氣孔,蓋的周圍有點刻唐草紋圖案。火爐璧的周圍有連珠紋和透雕的蓮瓣紋。底座支台為菊瓣紋。長柄和火爐的連接處由兩個鉚釘固定於心葉形金屬構件上,上麵也是點刻唐草紋圖案,最先端為椎棱瓶形鎮子。

    他把香爐放在桌上觀察。

    這種爐子應該叫行爐,佛家有一種修持為經行,即手捧香爐圍著佛像繞行謂之行香。行爐即禮佛行香時所用,也有人稱之為行熏。

    行熏常於佛教大典中使用,亦稱手爐、提爐。其柄長七寸,乃至一尺許,形狀有多種,古式的形狀尾端作獅子形,有鑄製、鍛製或青銅鍍金製等。手持長柄的一端由火爐、下方的台軸以及底座構成,另一端有個起到平衡作用的鎮子。

    “香爐”是“三具足”之一;所謂“三具足”,就是在佛桌上必須經常安置的“香爐、花瓶、燭台”等三種供具。“香爐”也是大乘比丘們,必須經常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

    阿爾傑收藏的這件器物做工精美,裝飾豐富,而且保存比較完整。此種香爐行熏存世量非常稀少,是罕有之銅鎏金的行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