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章 三生石上(1/3)

作者:雪衣公子字數:6998更新時間:2021-05-13 09:46:00

    我從台架子上另拿了一本十分老舊的線裝書:《吳門表隱》。見書中記載,起初梅氏子弟最先在此地廣辟池沼,建成了一座莊園式園林,有譽“園林第宅,卓冠一時”。梅、唐兩家為世交,兩家比鄰而居,仿效曲水流觴典故,將兩家的園中池塘打通,建有一雙放生池,一端通梅園的“雙荷花池”,一端通唐園的“千尺潭”。當時郡人多於此春遊看花,一時鼎盛。

    從老祠堂裏出來,回頭四顧瞻望,不由人不感懷興歎。經過多少時代人事洗刷,宋元明清朝代更迭、清末國破、太平天國紛亂、民**閥混戰、日本人登岸燒殺,多少兵燹紛爭,此處還得以留存於今,曆史不幸中的萬幸啊!

    我們往外走時另取一道,卻又輾輾轉轉轉到了一處叫做“三生石畔”的景點前。

    景點上接一個小山丘,下臨一潭泉池。幾棵蒼勁的老鬆樹依然軀幹挺拔,枝葉鬱茂。樹前隻見一塊高十餘尺的太湖石屹立著,石頭較靠近根底部平整處,刻塗著三個大字“三生石”。字體拙古,飽經歲月風雨磨洗,字跡已有些模糊了。

    那太湖石往上,石形玲瓏剔透,猶如右向昂首,盤曲蓄勢欲騰空起飛的虯龍。石色青黑,石身上坑坑窪窪,竅穴遍布。石麵紋理縱橫,像老年人臉上的皺紋,環繞遊走周身。遠觀近看,真是兼具了瘦、皺、漏、透湖石之姿韻,如似三山五嶽,百洞千穀盡縮在一塊石頭之上,“一峰而蘊千岩之秀”。

    石後根連根長著一樁老梅,一叢方竹。積年累月的自然生長,梅與竹,甚至與那湖石都結到了一塊,根須交連,枝葉錯杈,根枝穿插串結於石孔,石、樹、竹互相幫結生長到了一塊。梅、竹、石間互相支持幫扶,映襯成趣。竹葉清青,梅枝丹紫,湖石盤固,怎麽比對取視角,都覺得很有情景意態。

    走近前看那棵老梅,見樁根上疙瘩累累,蒙覆著青苔。老皮皴皴,主幹虯曲,彎曲回轉,狀如龍遊蟠曲,蛟龍探海。新生的嫩枝或下探懸垂,如俯仰如宴然側臥;或高走橫斜,搔首弄姿依盼。那竹枝竹葉卻作了很好的支持陪襯,寵愛著梅枝的嬌態。依偎親愛,閑淡自然,儼然持家過生活的兩口子!

    莊老師說,沒想到這梅樹這枝條今年長勢這麽好,殊於常年,到年底一定會開出很好看的花來。“看來是今年有遠客到來相訪呀!”說著回頭看著我微笑,意味還頗饒長,“不過現在,你先隻能看到枝條和樹葉了,花期未到。”

    我笑答:“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兩個人哈哈笑起來。

    笑著時,我眼睛卻在湖石上那三個字體“三生石”上遊離揣摩,想起了我曾給莊老師寫過的那封“情書”。猶豫了一下,我還是問了出來:“莊老師,你說這人、會有三生嗎?”

    莊老師卻還在笑,隻隨口答:“緲緲茫茫,不知道呢。”頭也沒回,手指指著湖石,“你看這石上遊走的紋路,一個孔竅裏出來,最後又進入另一個孔竅裏去,這似乎代表著一個生人的出世入世。一段紋路一個人生,一個孔竅一顆在世心。此生與誰人相遇相交同行?此心與何人心能相知相通?隻有這石頭能知道了!”莊老師笑說。

    “是嗎?”我便也去細看石上的紋路條線,眼在看,心裏卻盤旋著問題:“哪條線是你?哪條線是我?我們可有相交相連的緣份?”問題終究沒敢問出口,隻是下意識用指節扣擊著石壁。叮咚有聲,聽來還挺清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