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一路(2/2)

作者:姚廷芳字數:5280更新時間:2020-10-26 12:08:52

    馮、汪、程三人都是出行老手,隨身帶有鐵鍋,調料備的也有,食材多是就近采購,一兩餐食完畢即可,並不多加采買。

    貞娘被肖氏看管的嚴,她主灶,肖氏打下手,但是要不要出新菜,卻要聽肖氏分派。倒是活計不白幹,這些吃食兒馮家是給了銀錢的。

    作為馮家請去的客人,汪、程二人親和卻也疏遠,馮家人待他們一家也是麵上親和,實則尊重並無幾分。

    這是身份使然,貞娘心裏也十分明白。值得慶幸的是,馮、汪、程三人都算是君子,便是心中對他們不以為意,麵上還有禮法。

    貞娘也為因三人階層比自己高而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反正她也不怎麽說話,肖氏起初兩日有些小意奉承,可她一個女眷也不好往男人堆裏去,與文氏作伴兩三日心態也漸漸平和起來。言辭間少不了鄉村俚語,略顯粗俗,人還是蠻快活的。世俗婦人最善實務,有錢拿,別說不被人家翻白眼,就算是翻白眼也無所謂。

    山裏行路,極費力,貞娘做菜也融了當地特色,極重油鹽。吃油讓人不覺腸饑餓,吃鹽可保腎氣,這是她以前在四川山裏采風聽當地人給的解釋。

    當時去采風,見當地人飯食,鹹的好似打死賣鹽的,還喜歡一勺子豬油直接糊飯碗裏這種吃法,頗為擔心他們得高血壓高血脂這類病。要知道攝鹽太過也容易患高血壓的。當地人解釋說,他們都是幹重活的人,不似她這等拿著攝像機隨便走走就能賺錢的人,吃飯沒油鹽幹活沒勁兒。

    這觀點,她後來問過醫生朋友。醫生朋友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也要適量。一個適字就好似攔路虎,叫人覺得把握尺度真是千難萬難。

    且不說這些閑話,貞娘根據當下行程調整了用料,還特意問肖氏要不要把竹筒飯給弄出來。她不是不敢弄,而是嫌麻煩。肖氏對她雖不會既打又罵,卻會把她做的不順她心意的事兒拿出念她。

    貞娘有心奮鬥,卻不打算搏命。前世為了生活,為了家人的臉麵,為了別人的目光,為了所謂的爭氣,她各種竭力,不還是死了。欣欣然些,從容些,發家致富也來了,雖說沒前世錢多,卻足夠給家人遮風擋雨的了。她不是欲壑難填之輩,大好的時光不如用來欣賞旅途的風光,丈量腳下的山河。

    肖氏起初聽了貞娘要做竹筒飯還有些不樂意,她還存著賣竹筒飯方子的心思。可轉過臉與黎定山商量,黎定山卻抓耳撓腮地告訴她,他上次幫汪家送糧已經做過了,怕是不好賣了。

    肖氏歎了口氣,也就隨貞娘去了。讓她沒想到是,程言凱吃了兩次貞娘做的竹筒飯,還與馮家人打了招呼,讓他莫要和自己搶,他要買下這個法子。日後再去它處遊曆,被困山間,也不至於無飯可食。因為這個法子實在簡單易學,能就地取材吃口熱飯。

    這本不是什麽大事兒。貞娘聽聞程言凱的誌向是學神農氏嚐百草以求救世人,自是心生佩服,不但與他說了好樣竹筒菜式,比如竹筒魚,竹筒雞。

    幾乎每每露宿多吃竹筒菜,肖氏氣她女生外向不守財,要揍她。貞娘能叫肖氏揍到,那豈不是白穿一回。

    這日,因突聞雷聲,怕再行便要下雨被耽擱在半路上,也就沒尋村落借宿,而提前停車歇在一間土廟中。卻遇到一從山間采獵歸來的老漢,說萬莫要歇在此處,此處不但有凶獸出沒,還容易撞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