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27章 預設(1)(2/5)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11796更新時間:2022-09-09 14:54:47

    1、絕大部分投資者根本沒資格入場坐莊,隻能在證券市場跟隨著一根根魔法棒,把自己兜裏的錢滕東挪西,長此以往,自然會產生一些固有現象;

    2、絕大部分投資者接觸的都是“期貨合約”,由於這種金融衍生品是以交易所為核心的,大家在遊戲規則下更多的把目光盯在莊家手中的魔法棒上,長此以往,必然忽略了一些東西。

    ………………

    而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遠期合約”這個詞。

    眾所周知,由於期貨隨著時間推移,身上的金融屬性越來越濃,因此誕生了“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這兩類看起來高度相似的衍生品;

    雖然說從邏輯關係上來看,“期貨合約”是“遠期合約”的發展產物,是遠期合約的標準化。但這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A:合約產生的方式不同。

    期貨合約是由期貨交易所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推出的,合約的交易規模、標的資產的品質、交割日期、交割地點都由交易所確定,買賣雙方進入交易所買賣合約就意味著接受了合約的內容。遠期合約是由商品買賣雙方通過協商達成的,是為了滿足雙方要求特別製定的合約。

    B:合約內容的標準化不同。

    期貨合約的內容都是標準化的,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做明確的約定,無需買賣雙方自行協商,節約了交易時間、提高了交易效率,期貨合約的唯一變量是價格;遠期合約的條款則是由買賣雙方協商約定的,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C:合約的交易地點不同。

    期貨合約在交易所內進行集中買賣,有固定的交易時間和地點,交易行為需要遵循期貨交易所依法製定的交易規則;遠期合約在交易所場外達成,具體時間、地點由交易雙方自行商定。

    D:價格的確定方式不同。

    期貨合約眾多買者和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合約後,按照各自的意願出價和報價,通過經紀人在交易所匯合,以競價方式來確定成交價格;遠期合約的交易價格則是由買賣雙方私下協商確定、一對一達成的。

    E:交易風險不同。

    期貨交易所通過實行嚴格的保證金製度,為買賣雙方提供了信用擔保,使得市場參與者隻麵臨價格波動的風險,不承擔信用風險;遠期合約交易不但存在價格風險,還要麵對信用風險,因而買賣雙方一般要根據對方信用狀況在合約中約定違約賠償的條款,以降低信用風險,但即便遠期合約在簽約時采取了交納定金、第三方擔保等措施,然而在交易中的違約、毀約現象仍時有發生。

    F:合約的流動性不同。

    期貨合約在到期前轉讓、買賣,可以通過相反的交易,即對衝平倉來了結履約責任;遠期合約受條款個性化的限製,很難找到交易對手,因此多數情況下隻能等到期時履行合約,進行實物交割,否則就屬於違約。

    G:結算方式不同。

    期貨交易每天都要由結算機構根據當天的結算價格對所有該品種期貨合約的多頭和空頭計算浮動盈餘或浮動虧損,並在其保證金賬戶上體現出來,如果賬戶出現虧損,使得保證金賬戶可動用的餘額低於維持保證金水平,會員或客戶就會被要求追加保證金,否則交易所會對其合約進行強行平倉;遠期合約簽訂後,隻有到期才能進行交割清算,其間均不能進行結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