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51章 定價權(2)(2/4)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9482更新時間:2022-09-26 08:28:16

    而漂亮國不管是QE還是退出QE,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條件,也是把控製通脹通縮放在一個重要的層麵後所做出來的決定。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控製通脹通縮就是控製物價,是一個操縱定價權的體現。

    因此,通過貨幣方程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理論上對於流動性決定定價權的支持,真正主導定價權的,就是流動性的博弈。

    ………………

    OK,進入正題,我們來聊定價權的價值鏈。

    在商業層麵上,我們說定價權,通常上是指公司對其產品價格製定擁有主動權,而且改變產品的定價,也不會對需求有負麵影響,——也就是說,擁有定價權的公司在成本上升或者其餘情況下可以順利通過提價將新增成本傳導給下遊且不影響銷量。(曾經土澳的鐵礦石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但對於目前的華夏,定價權不僅僅存在於公司之間,也存在於產業和行業之間,在價格變化的時候不僅僅是向下遊傳導,也向上遊傳導。

    例如,對於礦產資源,在世界上是價格向下遊傳導,而到了華夏則可以如稀土這樣讓上遊也感到壓力。

    而且定價權也不僅僅是公司在行業內部的競爭,公司的競爭會讓其在行業內部發展成為行業的標準,變成對行業上下遊其他行業的產業鏈的競爭。

    而實際上,流動性對於定價權的影響也有宏觀與微觀之分。

    在宏觀上,流動性的豐富影響價格,是總體上貨幣與商品的一個價格比值,這其實是一個貨幣定價的過程——而費雪方程式這個等式的意義在於流動性與市場規模的互相適應。

    但在微觀,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各個公司、各個行業、各個區域的流動性本身是不均衡的,這些不同領域流動性的疊加積分就是總的流動性MV,而在不同領域的價格和商品的乘積就是這個領域的細分市場,這個細分市場的積分就是總的市場規模PT。

    對於不同的微觀領域之間,流動性的不同決定了定價的差異。

    在一個產業的上下遊,流動性本身是不同的,流動性的差異決定了各個細分領域價格利潤的不同。

    交易的上下遊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不太好比較,但我們如果在費雪方程式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產品的成本的話,就可以消除成本大小的差別,因為在價格P這一邊除以成本的話,得到的就是利潤率水平,而在M貨幣這一邊除以成本的話、則資本的效率(成本/貨幣量)的例數——單位資本占有率。

    在沒育流動性不均衡的情況之下,是應當假設不回領域貨幣流動性的單位資本占有事是一樣的,資本的效率也是一樣的,定價高、利潤高自然是資本的效率收益高,在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資本的效率要求就越高,也就是資本回報率的要求更高。

    由於各個不同的領域貨幣流動性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領域會形成不同的價值鏈。

    這個價值鏈的概念最先是在公司治理層麵上,由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1985年提出的。

    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的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