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76 內功(3/3)

作者:叫天字數:6334更新時間:2022-09-09 15:10:30

    大明朝廷這邊,分了兩個藩王過去,但是沒有海岸線,安南和洞吾兩個省份,直接把海岸線包了,直通馬六甲海峽為止。

    南洋島國這邊,朝廷又增派了援軍,掃蕩各個島嶼,操作方式都是差不多,把當地的老爺全都殺了,或者遷移到其他地方去。然後,藩國,礦務公司走起。

    在此期間,大明還成立了種植公司,一樣以股份發行的方式籌資,到南洋大規模地開始種植橡膠等適合熱帶種植的植物。

    總之,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伸手到南洋之後,便強勢主導了這裏,轟轟烈烈的種植,挖礦等等,遍布南洋。

    大明的商船也是大量增加,給南洋帶去了繁榮。

    大量的學堂設立,四書五經的推廣,漢語成了最大眾的語言,估計等到南洋這邊新一代成長起來之後,便隻有漢語一種語言了,最多加個方言。

    遼東這邊,已經如願封為東江伯德吳三桂,受命北上,端掉了沙俄在遠東的據點,整個西伯利亞,就全是大明的了。

    大明西邊,通往輪台的鐵路,基本上能在崇禎二十三年修好,河套平原這邊的人口暴增,有一部分人會分流去輪台,主要是原本屬於瓦刺的那些人,更能適應西邊。

    輪台這邊的駐軍,還在以輪台為中心,四處抓捕漏網之魚,不過並沒有大規模向西。但是,給周邊地區的壓力絕對是很大的。

    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在固始汗投降之後,就有派人去勸降,加上原本被朝廷放回去的那些俘虜,土爾扈特部的歸附,基本上也是板上釘釘了。

    就是西藏這邊的改土歸流,進度是最慢的。

    這倒不是說西藏這裏的抵抗很強,而是因為交通不便,並且這裏百姓的開化程度很低,改土歸流做起來比較吃力。

    但是,在固始汗的配合下,改土歸流也在有序推進,預計崇禎二十三年底之前,大概能完成基本的改土歸流。

    有一部分土司和喇嘛不甘心放棄權力,但固始汗的投降,讓他們無力抵抗,便逃去了莫臥兒帝國。

    倭國這邊,德川幕府滅亡之後,新的藩國也已經就藩,並且開始攻打蝦夷道,也就是後世的北海道。

    朝廷在倭國這邊,主要是監督藩國,開設沿海的補給港口,為大規模跨越太平洋,前往美洲地區做準備。

    琉球王國倒是還在,不過有朝廷海軍駐紮,另外,琉球王國的朝臣重臣,皆出自久米村,久米一族,在大明朝的支持下,一躍成為琉球王國勢力最大的一族。

    也虧了大明對人口和實力遠超周邊各國,因此才能在短時間內整頓消化周邊這些國家。

    可以預計,大明在一兩年之後,便能再次對外擴張,不對,是開疆拓土!

    在大明朝整頓內務的這段時間內,李自成他們,也在歐洲生活了一段時間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