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五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五)(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084更新時間:2019-07-21 21:55:28

    紀要,這是林楓仿照後來的會議紀要而新借用的一種文體。當然,他昨天向李璟、李景遂奏稟時此事所提的理由看起來光明正大,一則是證明該事為大家集體決策,非一人或幾人專擅獨斷而來,二則是用以清楚定義,防止對會議議定事項產生岐義和疑義。當然,他最主要的原因沒講,那就是讓這種議事規則從此逐漸形成慣例,以民主驅逐專斷,順便在宋黨的身上加上一道小小的繩索。

    依唐朝的規定,此時上對下的下行文已有製、敕、冊、令、教、符等六種。唐《公式令》規定:“凡上之所以逮下,其製有六,曰:製、敕、冊、令、教、符。天子曰製、曰敕、曰冊;皇太子曰令;親王公主曰教;尚書省下於州,州下於縣,縣下於鄉皆曰符”。製、敕、冊都為皇帝詔令,製用於大賞罰、大除授、改革舊製、赦宥降虜等;敕用於廢除或設置州縣、增減官吏、發兵、任免五品以上官職等;冊用於立皇太後、立太子、封尊賢等。

    那幾頁紙開始逐個傳遞,查文徽假裝無意地扭了扭身體,望向了魏岑,發現對方也正好看過來,眼中同樣是慌亂和恐懼。查文徽身體一軟,突然泛起很重的無力感。從此,也許他們這樣聖寵無二的人物再也不是一言九鼎、一言可決之的關鍵人物啦。這林楓步步緊逼,一招招使來,似大浪一波接一波,似乎無懈可擊,又如一道道繩索悄悄纏緊了他們的脖子。

    林楓狠啊,通過這種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措施成功地旁路了他們,如果沒有這個所謂的紀要,他們作為實權派人物,有無數多的辦法可以讓這些所謂變革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直至這些變革無疾而終,但現在這一簽名,他們日後敢稍一出壞,他們就是眾人矚目的變革阻攔者和破壞者。

    查文徽身子一挺,再度偷偷看向魏岑,發現魏岑有些失神的眼中也有狠厲的神色掠過。拚了!他們眼神在一對的瞬間過程中,已經悄然達成了默契,無論如何也得給林楓下麵的變革提議增加難度和麻煩了,哪怕李璟生氣也再所不惜。要不然,這樣下去,他們這些人的下場堪憂。

    那幾張紙傳過來了,查文微倒是麵無稍變地寫上了自己的大名。隻不過,他在最後一筆落筆時,右手還是不自由主地顫了一下,留下一個難看的拖筆。

    紙傳至宋齊丘跟前,他同樣大筆一揮,寫上了自己的大名。但他的心裏,同樣翻起了驚天巨浪。

    宋齊丘跟查、魏想法一樣,這字一簽,自己想架禍於林楓的想法就注定要無疾而終了。如無此紀要,在自己一方的凶狠反擊下,林楓遲早會如慧星一樣,迅速消失在大唐朝堂,但現在有了紀要,林楓反而安全了,變革大任反而成功移到了他宋齊丘頭上。原因很簡單,大家共同做出的決定,如果最後不成功,天下人隻會鄙視他宋齊丘,反而絲毫不損林楓的名聲。你可是當朝執宰啊,而人家林楓才一個六品小官,能提出變革建議已經十分難得啦!

    要不要悄然改弦易轍,開始支持變革呢?一個念頭突然在宋齊丘心裏泛起。

    紙傳到了廖居素跟前,他接過中書舍人遞過的毛筆,顫抖著雙手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他的字寫得很是輕飄無力,但也充滿了喜悅。廖居素知道,無論變革最終成敗,他已經成為這場變革、這段曆史的一部分,從此正式載入了曆史。

    紙傳至最後一人時,殿門外走進了殿中省尚食局奉禦趙海波,他踮著腳走向李璟,輕聲稟明午膳已經備好。

    李璟一躍而起,帶著興奮的口吻說道:“齊王、各位愛卿為國事操勞,辛苦了,請與朕一起用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