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一)(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090更新時間:2019-07-21 21:56:08

    火藥的早期軍事應用正是在10世紀。在北宋初官修的《武經總要》中曾記載有蒺藜火和毒藥煙等火藥配方,是世界曆史上最早冠以火藥名稱,並直接應用於實戰的。當然,這個時候的火藥,因為硝含量低,還含有大量其他成分,通常隻能速燃,用以縱火、發煙或散毒,還是一種低級火藥,隻是近代火藥的雛形罷了。此後的四個世紀,由於戰爭頻繁,火藥性能得以不斷提高,火藥技術得以不斷改進,火藥兵器才得以發展。

    對林楓來說,火藥這個大殺器從認識硝、硫性質,再到發現起火現象,最後到成熟應用於軍事,經曆了一個太過漫長的曆史過程,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是準備要縮短這個漫長過程的!

    李景遂站起身來,摩拳擦掌地問道:“這真的可行嗎?”由於北方王朝和更北方蠻族的刻意阻撓和設絆,馬匹是一直是南唐較缺的戰略物資,因此南唐的騎兵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是軍隊建設中的一個大弱項。李景遂作為天下兵馬元帥,自然希望能有克敵製勝的絕招。

    當然可行!騎兵喪失其戰場至關重要作用,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就是因為熱兵器的發明和普及啊!林楓微笑著說道:“沒有問題,相信微臣很快就可以鼓搗出!”

    李景遂大喜過望,立刻催促林楓道:“至善請繼續講!”

    “至於望遠鏡,微臣了解道,用最純淨的水晶磨成特定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將遠處的東西拉到眼前來,我們就可以隨時提前發現敵人!”林楓微笑著說道。望遠鏡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凸透鏡片加一個凹透鏡片,但對於這個水晶尚且是珍稀品的時代來說,代價就有些昂貴了。

    李景遂不由在禦書房內急轉了兩圈,發覺自己有點失態後,又馬上轉了回來,站到了林楓麵前,催他快講下去。

    “弓弩自不用微臣多講,我們的目的是如何讓其射弩箭更快,可裝弩箭更多,殺傷麵積更大,而上弦則更省力。至於槍炮,這要等待到我們的炸藥、煉鋼技術大進步之後,槍可以由一個人手持,將濃縮後的炸藥發射出去,殺來敵於遠方;炮就要由幾個人來操作,將炸彈發射至遠方,在敵群中爆炸,殺傷力更大。”林楓微笑著繼續忽悠,槍炮隻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依現在的科技,高強度鋼鐵、壓鑄技術、子彈製作、點火裝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了!

    “那作戰司呢?”李璟開口問道,雖然他剛才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潮紅的臉已經說明了他內心的激動。

    “兵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兵器再好,利用不好也是白搭。”林楓直言不諱地說道,曆史上,宋代的科技發達,武器先進,不照樣被四周的蠻子揍得滿地找牙?

    “所以,微臣考慮成立作戰司,其主要研究方向暫時定為兩個:一是研究自古以來的戰場實例,尋找最適合現時的作戰方式、作戰陣形等作戰理論;二是研究所有兵器,特別是最新兵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最佳使用效果。以上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須經得起實戰檢驗。”林楓加重了語氣,說道。

    “兩軍作戰,軍情為要。如果想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微臣認為就離不開軍情司了。軍情司微臣建議目前也暫定兩個方向:一是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形勢分析,為我國對外交往提供合理、正確、科學的決策建議。昔日班定遠一怒定西域的例子就說明了,外交的力量和效果其實不弱於軍事;二是偵察對方軍情,招募大量適合作間之人和善於偵察之人,提前將敵方情況摸清,到作戰之時,我們就如明眼人打瞎眼者,占盡優勢!”

    偵察敵情是自古以來的常規做法,但林楓提出建設常設機構卻是從未有過的,一下子讓兩個上位者陷入了沉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