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49章 硯台再現(2/3)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5496更新時間:2021-09-10 02:06:55

    “哎,這銅爐是真假難辨啊!”

    手裏這尊宣爐是真是假,沈愈真的不知道。

    開玩笑,多少收藏大家都鑒定不了的物件,他一個無名小卒怎麽可以鑒定的出來?

    因為宣爐這玩意,從明代就開始仿造,具體造了多少沒人清楚。

    有傳說宣宗後期工部那些製造宣德爐的原班人馬也直接擼起袖子開始仿造,造成現在的宣爐真假難辨。

    這一點可能是真的。

    但現在流行的什麽明宣宗工部侍郎或者工部尚書吳邦佐造宣爐的說法就有點經不起推敲了。

    因為明宣宗時的工部尚書叫做吳中,他的字叫思正,也不是邦佐。

    吳中,字思正,因功累遷至右都禦史,永樂五年,改工部尚書,後被罷官,仁宗即位,出之,複其官,兼詹事,加太子少保。

    此人在明代是四朝元老,從永樂五年為工部尚書起,浮浮沉沉,曆任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工部尚書。

    根本就沒有吳邦佐這個人,純屬虛構。

    不過一直到清末,仿造宣爐就沒斷過,可以這麽說,民間各種叫宣德爐的銅爐不計其數。

    這尊宣爐,造型與宣爐一般無二。

    因為沒有真正的宣爐出世,所以現在鑒別宣爐的步驟都經不起推敲,實物都沒有,你上哪去鑒定去?也沒人信啊!

    沈愈也隻能從各種資料上尋找宣爐的鑒定方法。

    傳說宣爐鑒定首先要看足,若是銅爐的足與爐身色澤銅質相差很大,那肯定是贗品,色澤一樣才是宣爐。

    然後再看款識,刻字要與爐身顏色一樣,字跡要工整,無磨損或人為打磨的痕跡,如此這般方為真宣。

    第三點看鑄工,鑄工即為鑄造工藝,隻有看上去很是精美的銅爐才可能是宣爐,一眼看去很醜很難看的銅爐絕對不會是宣爐。

    第四點看品相,真品宣德爐曆經六百多年的時光肯定磨損的厲害,品相特別好的不可能是真宣,並且真宣不會生鏽。

    最後看銅質,由於風磨銅就那麽點,宣德時就全都用完了,仿造的隻能以其它上好的黃銅代替,與風磨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沈愈對於這些鑒定技法也不是很上心。

    首先,現在的人們都在說宣爐用的是風磨銅,風磨銅各種好更是貴於黃金。但問題來了,風磨銅到底是什麽,誰也不知道!

    現在主流的分析風磨銅應該是一種合金。

    明朝著名科學家宋應星在他所著的《天工開物》卷中,冶鑄第九篇中寫道:“我朝宣爐,亦緣某庫偶災,金銀雜銅錫化作一團,命以鑄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