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2章 翻譯軟件(2/2)

作者:紫蘇葉子蘇字數:8332更新時間:2019-10-03 16:38:28

    “所以我才要讓你們先熟悉現有的漢語言編程,等一個時機啊。”鍾子星知道當然知道難度,歎道。

    “沒有關係,無論是科學論文還是編碼都是英文,現在的漢語是處於劣勢,但遲早會成為我們無可替代的巨大優勢!”

    老祖宗們留下來最寶貴的財富,不是五千年輝煌的文明,而是傳遞知識的方式,語言文字!

    他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古人到底是什麽智慧,把結繩記事這種一維無表意能力的符號創造出有表意能力的象形文字。

    倉頡這位先祖的功勞,在鍾子星看來,足以寫在曆史最前列。

    因為象形文字的影響之大,直接貫穿了整個文明史。、

    無論是近代古代,都有讓一眼你看就頭皮發麻的偉大時刻,那是智慧,那是曆史沉澱下來的感動。

    為什麽,漢語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對於這一點,鍾子星有極其深刻的體會。

    比方心算能力,用漢語讀十位數以下的數字,音節隻有一個,而英文卻不一樣,這種直接差距讓數字越大,漢語優勢越明顯。

    語言學的人肯定知道,漢語的發音種類比英語多了好幾倍,用0個聲母、9個韻母、4種聲調相結合,一共能發出幾千種聲音。

    有效聲音是兩千多個,常用一千多個。

    相比沒有聲調的英語,元音輔音加起來才多少?能表達的種類有有多少差距?如果要表達聲音之外的意思,隻能重複用相同的聲音去表達,這又是一種無形差距。

    為什麽華人的腦容量比英語人種大?理解能力更強?因為漢語時,華人是左右腦同時使用,而英語人種隻用一邊。

    這些在中美科學進步對比上,就有了證明。

    前文過,英語科學家一旦在科研上有新的發現,那就必須要創出一個新的詞,直接導致以後的人想要接觸這門學科要多學一個詞,拔高了門檻。

    每年誕生一兩萬新單詞讓英語詞匯突破了百萬,以後是不是還要幾千萬上億?

    普通人一生都接觸不到這麽多詞,更別去記下來,科學家想要跨行業交流,是不是還要去學別的專業用詞?相反,用漢語創造的詞匯你要上過學,哪怕不懂意思,基本都能念出來。

    如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想要創造財富,你首先得有知識,在這種聯動之下,科技開始新一輪的爆發,這也讓英語的詞匯量變得比以前增長更快。

    未來,誰能受得了用這種語言傳遞知識?

    無形的壁壘豎了起來,想要把你創造的詞匯解釋給別人聽,都是在浪費時間。

    鍾子星在米國留學時,不管是學了什麽,都要先拿一本厚厚的專業詞典背一背,如果不看詞典,你會發現你就是一個文盲,也虧得他記性好,要不然早就崩潰了。

    時間拖得越久,專業領域的知識量在增加,那麽學習的難度自然也會增加,這時候還要用一堆時間在學習新詞匯上,還得和同行之間交流。

    吃棗藥丸。

    所以,從那時候起他就知道,英語的缺陷讓其不足以承載科技進步,越到未來,缺陷越明顯。

    所以,鍾子星才會迫切的創立未知探索部,用漢語寫論文,想要推行漢語論文、編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