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3章 語言之霸權!(2/2)

作者:紫蘇葉子蘇字數:7824更新時間:2019-10-03 16:38:28

    “這是可以預見的問題。”鍾子星點頭表示理解。

    “仙女座數據庫裏幾乎把世界上所有存在的詞庫都下載了一遍,即時翻譯成漢語是最簡單的,幾乎不存在問題,可要把《真理》期刊上太陽通信的專業詞翻譯成英文就沒辦法了,因為裏麵一些詞,英文的叫法還沒有出現。”

    英語的科學專業用詞隻要一出現,立刻就會被國內科學家基於這個詞在科學上存在的原理、存在的形式做出本意上的翻譯。

    比方漢語——反重力。

    隻要學過這幾個字並知道物理學的學生看到這個詞,都能明白意思吧?違反重力。

    在英文裏,反重力叫Anigraviy,是兩個詞的結合,Ani和graviy,譯為反對和重力。

    這個詞在英語裏算不上常用詞匯,單獨拿出來你能看懂反對Ani,或許知識麵廣能看懂重力graviy,可是沒有專用詞典給你介紹,兩個相結合的詞Anigraviy你必然一臉懵逼。

    根本沒有直觀性,表象意義都不具備,導致了學習英語必須要知道含義,反重力=Anigraviy。

    相反,拿一個專業用詞翻譯成漢語就不一樣了。

    Deyribnuleiaid,簡化DNA,譯為漢語是脫氧核糖核酸。

    簡單吧?脫氧的,核糖,核,酸。

    你不是這個學科的,用英文基本沒人明白,可是用中文,腦海中的形象立刻就構建出來了,哪怕不懂,也有一個印象。

    這種表意能力,直觀性,越了解就越知道其中的偉大。

    所以,在國內用大部分中文和部分英文的科研人員,能立刻明白一篇論文的意思。

    這表明了什麽?這表明無論是科研還是學術的交流上,用英語比用漢語所付出的代價更大。

    如果全世界都使用漢語作為科研標準語言,那麽這些科研人員相互交流就會變得更加頻繁,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科技爆發的速度更快。

    要不是英語國度數百年的科學積累比中國高出那麽多,早就完蛋了。

    一個新興領域的崛起,站在同一條跑道上,中國的科研速度甩開英語幾十條街。

    他不止一次思考過,隻要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出現把外界數據化為與自己腦波頻率相同的傳輸技術供人學習知識,那麽遲早有一科學家會被這些龐大的單詞量給壓死。

    “所以,如今科技爆發,創造的事物越來越多,將會出現新材料和新名詞越來越多,繼續深化英語顯然會拖累我們。”

    中子星科技想要的翻譯軟件這時候的重要性就出來了,能把英語最前沿的科學轉為漢語。

    完全拋棄英語是不可能的,牽扯太深了,對於鍾子星來,迫在眉睫的事是科學技術上放棄英語,讓英語以後在國內當做符號或興趣存在。

    正常發展,中國想要在經濟和科技方麵超越米國,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深耕,前沿科技翻譯成漢語正在加快這一進程。

    米國當然也不是傻子,之後必然會在這兩個領域動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