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章:賺大了的智瑤(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082更新時間:2022-01-05 08:18:09

    老子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著作,學的知識八成以上來自周王室藏室的典籍。

    當前周王室藏室的典籍其實已經不多,絕大多數被王子朝帶去了楚國。

    周天子不止一次請求列國幫忙討回在楚國的典籍,可惜的是諸侯們嘴裏答應,什麽實際行動則是壓根就沒有。

    以前晉國由於需要借用周天子旗號的關係,很多時候會滿足來自周天子的要求。後來晉國放棄跟楚國繼續打生打死,維持中原霸主身份的同時,更多的精力是用來內鬥了。

    目下極力爭取獲得列國認可霸主地位的是吳國,他們在公元前515年就成功把楚國打怕了,又在公元前505年迫使楚國遷都,此後吳國的風頭一時無兩,隻是仍然沒有多少諸侯國承認吳國的霸權地位。

    “孫長卿(孫武)、伍員(伍子胥)皆為吳臣,吳國敗楚,兼並徐國、鍾吾、淮夷,西征南討得以常勝。南方新‘伯’必為吳國。”孔子說道。

    那個“伯”通“霸”,春秋時期講到“伯”就是老大的意思,用在國家身上則是泛指霸主。

    他們講到這個,主要是智瑤一開始就定下今天的話題。

    客隨主便嘛!

    老子開了個頭,後來就由很有表現欲的孔子在主講了。

    吳國過去的二三十年之內真的非常牛逼,一再擊敗當時的南方霸主楚國。

    得以讓吳國崛起的因素挺多,最為關鍵的是伍子胥從楚國逃亡到了吳國,後繼又向吳王闔閭引薦了孫武,就此之後吳國就徹底崛起了。

    孔子又說道:“吳無‘禮’,多以詭詐,必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是哦,在誰都還追求“君子戰爭”的時代,吳國就從來不在乎那些,得到了那一位吼出“兵者,詭道也”的兵聖,簡直就是珠聯璧合呀!

    孫武其實是齊國田氏的成員,他的祖父田書在齊國攻伐莒國時立功得到封地“孫”,由封地而得氏。

    田書的兒子孫憑後來沒有什麽建樹,到了孫武這一代在齊國徹底混不下去了,自學成才的孫武到處遊曆結識了當時還是楚國貴族的伍子胥,才有了後來伍子胥向吳王闔閭接連七次推薦孫武的事情。

    現在除了吳國之外的天下人不但對吳國感官很差勁,連帶對孫武也非常不待見。

    原因是孫武太過於無所不用其極,為達目的不折手段將人品給敗光了。

    真正讓世人厭惡的事情發生在了公元前506年,孫武和伍子胥指揮吳軍殺進了楚國的都郢,隨後幹了挖出楚王棺木進行鞭屍的事情。

    對了,智瑤目前已經不在“洛邑”,他邀請老子到晉國,順口邀請了孔子,結果不止孔子願意到晉國作客,還有另外三個能參加老子與孔子學術交流的人也跟隨來到晉國。

    智瑤帶著他們來到了智氏的封地“黃父”,並不是直接帶著前往“新田”。

    這個“黃父”是智瑤選定接下來久居的地方,不出意外待上三年最少,多則可能待個七八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