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三 對英雄人物和高尚情操的頌歌(2/3)

作者:周遠廉字數:7556更新時間:2022-03-05 05:49:47

    關漢卿筆下的英雄人物都具有時代的特殊意義,他不僅僅塑造了忠貞無畏的關羽。在《西蜀夢》中還塑造了一心報仇雪恨的張飛。關羽被東吳殺害,糜竺糜芳獻城降吳,張飛為部下張達暗害,關張鬼魂雙雙赴蜀,給劉備托夢,要求為他們報仇。在《西蜀夢》中,張飛要求報仇的願望表現得十分強烈:西蜀家氣勢威風大,助鬼兵全無坎坷,糜芳糜竺共張達,待奔波怎地奔波?直取了漢上才還國,不殺了賊臣不講和。若是都拿了,好生的將護,省可裏拖磨。

    (第三折[耍孩兒])關漢卿創造張飛強烈要求報仇雪恨的性格,是有著時代現實依據的。當時元蒙統治者在征服中原的戰爭中和入主中原後,對人民的殺戮是非常凶狠殘暴、駭人聽聞的。元太祖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無所逃命。”(《元史·邱處機傳》)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滅宋後,殺戮之風又遍及南方,“是時江南新附,諸將市功,且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為奴隸。”(《元史·雷膺傳》)廣大人民在統治者殘暴殺戮的腥風血雨之下,產生複仇心理是必然的,這就是現實主義劇作家關漢卿塑造張飛強烈報仇雪恨性格的現實依據。張飛的性格是直率的,請聽他的聲音:飽諳世事慵開口,會盡人間隻點頭。火速的驅軍校戈矛,駐馬向長江雪浪流。活拿住糜芳共糜竺,閬州裏張達檻車裏囚。杵尖上排定四顆頭,腔子內血向成都鬧市裏流,強如與俺一千小盞黃封頭祭奠。

    (第四折[尾])這種聲音是和元代統治者瘋狂殺戮有著深刻聯係的。我們從元代其他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這種聯係,如元遺山在他的詩中寫道:慘淡龍蛇日爭鬥,幹戈直欲盡生靈。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精衛有冤填瀚海,包胥無淚哭秦庭。並州豪士今誰在,莫擬分軍下井陘。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之二)關漢卿《西蜀夢》中張飛強烈的報仇雪恨願望,正表現了當時人民悲歌慷慨的思想感情,體現了關漢卿高昂的鬥誌。

    關漢卿將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這些英雄人物身上,“扶持宇宙,整頓江山,全憑著打將鞭”(《單鞭奪槊》第四折)。這些英雄人物被奸人陷害造成的悲劇結局,反映了關漢卿對那些奸邪人物的痛恨和鞭撻。《單鞭奪槊》中的尉遲恭是這樣一位英雄人物:他是那虎體鳶肩將相才,六蹈三略貯胸懷。遇敵隻把單鞭舉,救難慌騎剗馬來。捉將似鷹拿狡兔,挾人如母抱嬰孩。若非真武臨凡世,便應黑煞下天台。

    (第四折)尉遲恭這樣一員虎將,他對唐元帥李世民一片忠誠,但卻遭到了奸人李元吉、段誌賢的陷害,幾乎斷送了性命。如果說李元吉陷害尉遲恭未能得逞的話,那麽李存信害死李存孝那就更悲慘了。《哭存孝》中的李存孝武藝高強,勇敢善戰,多有戰功,曾經“擒拿了鄧天王,活挾了孟截海,撾打了張歸霸”,“治國以忠,教民以義”。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在奸人李存信、康君立的陷害下,慘遭“五馬分屍”。這是多麽令人憤慨的悲劇。英雄人物的被害,使得“無情草木改色,青山天地無顏”。從《西蜀夢》、《單鞭奪槊》、《哭存孝》中關羽、張飛、尉遲恭、李存孝等英雄人物被奸人陷害的悲劇中,反映了關漢卿匡國悲世的思想感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