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5.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1/2)

作者:周遠廉字數:3920更新時間:2022-03-08 23:12:39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這是新疆人引為驕傲的兩宗寶物。

    我去了一次吐魯番,再吃吐魯番的葡萄,覺得不是一個味了。以前,隻覺得這葡萄,尤其是葡萄幹實在甜,現在覺得除了甜,還品出一點別的味道。

    我到吐魯番時已是初秋,可是午間室外氣溫仍在攝氏四十度左右。又熱又幹,那滋味大概近於北京烤鴨店烤爐中鴨子嚐到的滋味。我毫不懷疑要一個勁兒地在戈壁灘呆下去會獲得烤鴨的膚色。很想找個葡萄棚躲一躲,享受一會兒陰涼。然而放眼望去,隻見灰白色的戈壁,赤紅的烈焰般的火焰山,沒有草,沒有樹,幾乎看不見任何有生命的東西。

    同行的朋友指點我看那一堆堆的墳包似的礫古堆,叫我在想象中把這些礫石堆聯成一條線。順著這條線走下去就會找到人,找到牲畜,找到綠蔭,最後就找到了葡萄!那地下是“坎兒井”,礫石堆是當年人們挖井時提上來的砂石聚成的。這條想象中的水線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吐魯番古名火洲,是個深井式的盆地,北風擋在山外,氣溫奇高。沒有樹木,沒有湖河,赤裸裸的戈壁,太陽一落散溫也快。這晝夜的溫差就增高了葡萄的含糖量。鮮葡萄摘下來,掛到四麵透風的閣樓裏,一下子就被幹燥的熱風吹成果幹;不失果香,不損糖分,不變色澤。這真是大自然賜與吐魯番生產葡萄的獨一無二的好條件!

    然而,水是一切生物的基本要素,這裏雨量卻少得近於零;人們有時看到烏雲聚集了,看到電閃聽到雷鳴了,甚至望見高空中的雨絲了……這雨卻落不到頭上,在半空中就蒸騰揮發,變作輕霧飄回天上去了。人要飲用,田要澆灌,隻有去搬天山的雪水。這麽長的流程,這麽幹熱的氣候,這麽暴烈的日光,有多少水也會在輸送中耗盡的!但人終是萬物之靈,他們要生存,要抗爭,要把自然改造得萬物皆備於我。不知走了多少彎路,流了多少血汗,到底摸索出一條堪稱創舉的巧招——把水渠修在戈壁灘的地下。於是吐魯番的特殊氣候成了有利條件,於是吐魯番人向世界貢獻出了顆顆綠玉般的葡萄幹。而吐魯番和它的人民也由此而舉世聞名。

    從吐魯番歸來,每當再拈起那甜膩膩的葡萄幹,我就不由得驚歎。在那沒有科學儀器,沒有施工機械的年代,人們匍匐在暗黑的地下,一镘筐一镘筐地挖起砂石,提到地上。一個礫石堆銜接一個礫石堆地挖下去,要有多強的決心、多高的信心、多大的耐心呢?吐魯番的特殊氣候,隻是對強者來說才是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吐魯番人的祖先如果沒有硬要和這幹旱燥熱的氣候爭個強弱的氣概,不僅我們今天不會吃上這綠晶晶甜蜜蜜的吐魯番葡萄幹,這塊地區是否列入有人居住的地帶都說不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