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1章 鱘魚傳說(上)(2/2)

作者:努力大閘蟹字數:4174更新時間:2023-03-14 03:54:08

    現在這麽大的鱈魚已經是屬於不可思議的了,但在那個年代,這種個頭的鱈魚比比皆是,一點兒也不稀奇。

    奇的是那條鱈魚居然會說話,而且說的是巴斯克語。雄

    巴斯克是一個謎一樣的古老民族,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起源。

    他們說著自己的語言獨立於世,這種語言是歐洲最古老的語言,語法相當複雜,鮮有人懂,有人把這種神秘的巴斯克語稱作上帝的語言。

    那條鱈魚一開口就是巴斯克語,可見當時鱈魚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尋常,同時也不由得讓人好奇鱈魚與巴斯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神秘淵源。

    巴斯克人擅長航海,以貿易聞名。

    當年歐洲人喜歡吃鯨魚肉,對鯨魚的需求量很大,巴斯克人就跑到那些遙遠的無人涉足的水域去捕鯨,結果收獲了意外驚喜,他們發現了巨大的鱈魚群。

    巴斯克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捕鯨能手,捕撈鱈魚更是不在話下,於是,他們總能帶著一船船的鱈魚滿載而歸。

    沒人知道他們究竟從哪裏捕到如此多的鱈魚,巴斯克人對此守口如瓶。雄

    哥倫布當年發現新大陸,還沒搞清楚印度人和印第安土著,便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結果鬧出史上最大的一場烏龍,這就是探險家與漁夫的區別,探險家總喜歡大肆宣揚,漁夫卻從不會大嘴巴,他們最擅長保守秘密,因為那是他們財富的源泉。

    精明的巴斯克人小心守護著他們的秘密,悶聲發大財,看得人十分眼紅。

    他們非常具有商業頭腦,發明了用鹽醃製鱈魚幹的方法,將鱈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在中世紀,沒有冰箱製冷冰塊保鮮,食物腐敗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極大地限製了很多商品貿易活動,於是那些便於保存的東西總是更容易受到人們青睞,成為商品貿易中的搶手貨。

    早在九世紀的時候,維京人曾經發明一種保存鱈魚的方法,他們把鱈魚開腸破肚,掛在冬天凜冽的寒風中讓它脫去水分,變得像幹巴巴的木頭一樣,就能保存很長時間。

    對於常年漂泊海上的他們而言,這種便於儲存攜帶的鱈魚幹無疑是最理想的航海食品。

    他們把鱈魚幹折成小片,像啃硬麵包一樣啃掉。雄

    不過這樣的鱈魚不過是為了在長途航行中填肚子,味同嚼蠟。

    而巴斯克人在鱈魚風幹前加入鹽巴醃製,不僅使得鱈魚可以長期保存,不易腐爛,還增加了風味。

    鱈魚身上沒有什麽油水,醃製起來效果更好,不僅比其他魚幹更易保存,味道還比新鮮鱈魚更勝一籌。

    因此巴斯克人製作的鱈魚幹大受歡迎,很快變成了一樁大買賣,為他們打開了國際市場,巴斯克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說起來巴斯克人的運氣簡直好到爆棚,這個時候,中世紀的教會又推波助瀾地掀起一股吃鱈魚的熱潮,將鱈魚捧上神壇。

    中世紀天主教有一項規定是齋戒日不得吃肉,但涼性食物不在此列。

    什麽是涼性食物呢?雄

    中世紀人們對它的定義是生活在海裏的魚類和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