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99.第五百零零零章 殿中禦史圍攻相府(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318更新時間:2022-03-24 00:15:27

    楊璟本來對丁大全並沒有太多的了解,畢竟楊璟並非曆史學者,即便如此,史料的記載也有很大的出入,想要從史料之中還原一個人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進入了朝堂之後,經曆了這麽多的事情,楊璟對丁大全也已經有了全麵的認識,綜合後世的一些記載,楊璟也產生了極大的擔憂。

    而最大的擔憂莫過於丁大全會瞞報軍情,以致於蒙古人從大理進入交趾,再從交趾進入廣西,從南麵打擊宋朝。

    雖然楊璟取得龍首關大捷,阻止了蒙古人入侵大理的陰謀,蒙古人想要進入交趾,必須攻陷大理,或者繞過大理,時間上會延遲很多,甚至於不會發生由交趾攻入大宋的事件,但楊璟還是決意要將丁大全逐出朝堂!

    非但丁大全,董宋臣和盧允升、賈似道等人,但凡有機會,楊璟都不會放過他們!

    而丁大全彈劾董槐,也是費盡了心思,糾集了言台的吳衍等人,不分青紅皂白,想要至董槐於死地,如今竟然調動隅兵去捉拿董槐,可見急迫到了何種程度!

    董槐乃是嘉定年的進士,做過提刑官,也做過知州,平息過兵變叛亂,也救過災民,安置過流民,而後又知建康府,整肅軍紀、加強軍備與操練,政績斐然,自然也就損害了不少奸臣的利益。

    丁大全也是沒辦法,如果他不對董槐下手,董槐遲早要將他逐出朝堂,因為董槐已經不止一次在官家麵前說他丁大全的壞話了!

    即便是在朝議之上,董槐也毫不留情麵地指謫丁大全,而丁大全偏生沒有太多可以誇耀的政績,想要對抗董槐,根本就不可能,長此以往,隻能讓董槐將自己攆走!

    好在今番有集英殿這個案子作為由頭,丁大全便借題發揮,將事情越鬧越大,又抓準了官家趙昀已經開始對董槐疑神疑鬼的心理,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對董槐下手了!

    為了調動這三百隅兵,丁大全也是費盡了心思,沒想到竟然走漏了消息,讓陳宜中等人帶著太學生和諸多百姓,先將相府給保護了起來!

    丁大全對這些太學生是恨之入骨,董宋臣已經將楊璟官複原職,並全權重審案子的消息告訴了他,丁大全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今夜铩羽而歸,楊璟必定會將董槐從兒子董登州的案子裏頭摘出來,往後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於是他當機立斷,下令隅兵強行衝擊相府,雖然對那些文人和百姓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的!

    這些人越是死命維護董槐,便越是坐實董槐蠱惑人心,意圖謀反,即便他丁大全擅自調動隅兵,官家也不會責怪於他!

    董槐雖然老了,卻是平息過叛亂,見過廝殺的人物,風風雨雨走過來,又豈會被這等小場麵給嚇住。

    董槐聽府中護衛稟報了情況之後,也很是憂慮,倒不是擔心丁大全對付自己,而是擔心這些太學生和民眾會因此受到牽連。

    他也來不及換衣服,穿著一身單薄燕服,便在府中僅有的幾名護衛的簇擁之下,來到了相府門口,讓人打開了沉重的府門!

    陳宜中等太學生與諸多民眾,見得董槐現身,情緒更是激動亢奮,雖然他們手無寸鐵,卻層層保護著相府。

    董槐見得如此,也不由老淚盈眶,心說自己勤勤懇懇大半輩子,即便奸佞們如何潑髒水,起碼老百姓還是將他記在心裏的。

    可董槐身為宰輔,也早已熟悉了朝堂爭鬥,更知道這些太學生和民眾的聲援,乃至於實質性的保護,對自己而言並非好事,隻是這份心意太重,董槐也不忍拒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